谈话中的礼仪(8)
有些人一开口就滔滔不绝,但是别人可能不爱听、袒懂,或者根本不想听,追究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他的举止。往往一个人要是神情傲慢,就会伤害到听者的自尊心;态度冷淡,就会使听众失去聆听的兴趣;举止随便,就会使听众对你不够重视;表情不真诚,就会使听者产生怀疑;动作不稳重,就会动摇听众对你的信任感;面容过于严肃,就会使听众感到压抑和拘谨等等。由此可见,当我们说话时,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将影响着讯息传送的效果。
好比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孔,就像是在告诉别人你的生活毫无乐趣、索然无味,甚至当你对自己所翼达的言语也没有任何感觉时,你又怎么能够要求听者对你所说的事物感兴趣呢?有些人在与别人交谈时,容易给人“高不可攀”的感觉,而通常他们都是面无表情或是十分冷漠的模样,也许他们只是借此掩饰内心的紧张、害怕,但是却也很容易造成听者的误会,误以为他们太过骄傲而无心交谈,因此开朗的表情比较能给予他人良好的印象,同时,谈话内容也较能引人注意。
此外,交谈时的眼神也会传递信息,好比有些人在说话时,目光会飘来飘去,给人不庄重、散漫的感觉,而如果目光一直停留在桌面或是自己的双脚上,则会让对方觉得你害羞或是在逃避。因此当你和他人说话时,你的目光最好直视对方,并且表现出谈话的热忱,进而使对方乐意和你交谈。
一般而言,双方说话时的目光,应该避免太过直接的四目交接,因为这样很容易让对方感觉到压迫感,所以如果是一对一的谈话,你最好将视线放在对方的鼻子和双眼之间,如此便能避免制造压迫感,同时也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尊重。如果在公开场合或是商业性质的谈话中,你的听者可能不止一个人,而你的目光不可固定地盯着某人或天花板,这样会使他人有不受尊重的感觉,你应该将视线轮流放在每一位听众的身上,至于停留的时间,大约是五六秒钟,千万不要像扫描仪般的快速移动目光,而且你的眼神要十分诚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