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100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86.徐光启(2/2)
    当时很多外国的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为了更好地传播宗教,他们选择了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先锋,这一点吸引了徐光启。1600年,徐光启结识了利玛窦,对西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并致力于把其传播到中国,并最终成为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万历三十二年对于徐光启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为科举整整奋斗了23年的他终于得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职。

    在交往中,徐光启和利玛窦成了至交,利玛窦开始不断把西方先进的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传授给徐光启。徐光启把这些知识以文字的形式介绍给国人,如《崇祯历书》、《几何原理》、《测量法义》、《简单仪说》等。在这些著作中,徐光启把哥白尼等人的天文学知识、西方最先进的测量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而且还第一次使用了“几何”这个名词。

    徐光启在近代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跋涉,不仅取得了以上成就,更用毕生的实践在农业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写了大量的著作,如《甘薯疏》、《吉贝疏》、《农遗杂疏》、《农政全书》等,其中以《农政全书》的成就最高。

    《农政全书》不仅是徐光启多年的经验总结,还引用了大量前人的成果和经验总结。书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阐述徐光启的农政思想,一部分介绍农业知识。在农政思想中,他对古代文献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自己的荒政思想:“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此外,他还强调以发展水利、加大垦荒的方法来发展北方的农业。在农业知识方面,他详尽阐述了抗旱、果木嫁接、防治害虫、改良农具以及种植物的推广等技术,并对西方先进的水利工具极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记载。

    《农政全书》共60卷,70余万字,不仅内容丰富,对后世有珍贵的参考价值,而且在文字上也花费了很多心血,刘献廷评价说:“人间或一引先生独得之言,则皆令人拍案叫绝。”崇祯五年(1633年),这位宣传西方科学的先驱者、明朝著名的科学家,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72岁,“赠少保”,谥“文定”。

    【利玛窦】利玛窦,原名玛提欧?利奇,1571年加入耶稣会,是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擅长希腊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他于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穿中国的衣服,学说中国话,喜欢中国的文学,还把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带到中国,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