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100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33.张仲景(2/2)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是以记载传染病和内科杂病为主的书籍。张仲景根据扁鹊的“四诊”,创造性地总结出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然后根据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方法配方成剂,并在书中详细记载了各种剂型的制法、煎法、服法。

    现代中医学所说的“辨证施治”是《伤寒杂病论》最突出的贡献。张仲景主张综合分析病情,不仅分析病因,病的症状,病的发展阶段,还要查看病人的病史,病人体质以及病情缓急等,然后以六经归结症候类型,用八纲来辨别属性,之后按症配方。他强调诊断病情要灵活,要注意病人的生活习惯、环境以及气候和季节,对相同的病症可以根据情况用不同的药方。张仲景的“辨证施治”成为以后中医临床实践的准则。

    这部著作中记载了百余种药方,很多配方都很有疗效,成为后世药方配制的宝贵资料,所以后世称其为“方书之祖”。书中还对民间的一些针刺、吹耳等诊疗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关于急救的方法在书中也有记载。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完整确立自己的医学理论的著作,是我国的医学经典,奠定了张仲景在医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加之他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被人们奉为“医圣”。清代医学家张志聪说:“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杂病论》)者不可以为医”,道出了这本著作在医学史上的地位。

    【八纲辨证】辩,是辨别、分析,证是病因、病症,辨证即分析病症,分析病因。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即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分析病因和病症。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又以阴阳为总纲。

    八纲早在《内经》中已有明确的记载,张仲景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具体地运用到了疾病的诊断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