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最重要的著作是《论衡》,保留至今的有85篇。东汉时期,传统的儒家学说被掺进了谶纬学说,演变成了儒术,而王充的《论衡》对这种弊症进行了批判,成为当时评定言论价值的标尺。也正因为《论衡》反对汉代儒学的正统思想,曾一度遭到后代统治者的冷遇和禁锢,甚至有人将其视为“异书”。
《论衡》从宇宙观上反对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并针锋相对地提出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万物生长是“自然之化”,所以,万物并非上天有意创造。《论衡》所阐述的是一种自然主义宇宙观,认为人虽然能利用自然,但却无法摆脱自然的支配,这也是古代唯物主义最大的缺陷。
《论衡》用自然主义唯物论的观点论述社会历史发展,认为社会历史是客观发展的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否定“天人合一”的“道统” 观。书中提出,社会兴衰治乱的原因在它自身,而并非“上天”或者“君主”的意志所致。王充认为人的生死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人死犹如火灭,何来鬼神?从而否定鬼的存在,破除了“善恶报应”的迷信思想,对后世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王充在《论衡》中对汉代经学进行了论难,甚至上问孔孟,公然向权威的经典挑战,曾一度被视为名教之罪人,其儒学家的身份也遭到质疑。但综观王充生平事迹不难看出,他不仅是一位儒学家,而且是一位非常博学的奇儒。
【汉世三杰】东汉时期,王充、王符、仲长统三人是思想界的泰斗人物,范晔的《后汉书》为三人立合传,三人被后世学者赞誉为“汉世三杰”。王充著《论衡》一书,揭露当时的很多学术问题尤其是社会的陋俗,提出了许多新的、独特的见解;王符所著之《潜夫论》严厉抨击了东汉前期的各种社会弊端;仲长统的《昌言》,则对东汉后期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