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食谱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义债(2/2)

    在这些浮沉变化中,罗迪家中的“义债金"屹然不动,存进去的分币和角币逐渐地积少成多。罗迪每日骑自行车到离家三英里的肉铺去做事,街上积雪过深时就徒步前往,夜间他代邻居补鞋。几个大孩子卖报、当杂差或送货,他们挣的一点钱也存入义债金。

    过了很久,义债金才存到100美元。但是存第妒及第仁100元的时间已经缩短了。这就使罗迪想到分配的问题。如果分给250个存户,每户能得到多少钱呢?有一天夜间,这个问题自行解决了。

    这位开过银行的屠夫听说,有位债主存户身染重病,一贫如洗。倒闭的银行欠这病人171元。罗迪赶到病人床边,把债务全部清还。这个人用无力的手拉着他,用眼泪表达了说不出的感激。这就决定了罗迪的还债法,他先还给需款最急的人。

    几个月后,罗迪听说有一个寡妇无力抚养她的孩子。瞬病缠身,丧失了挑起这副重担的信心。罗迪的账上记着她在银行中损失390元。他去找她,先还她100元,又答应每月还她10元,够她支付地下室住宅的租金。

    又一位有家庭负担的人,薪资低微,欠下了税,除了出卖住宅外别无其他办法。他想起他在西方储蓄银行的存款和罗迪还债的诺言。那是20年前的旧事了,可是他找到罗迪的地址,在24小时之内,欠税付清,他的住宅保住了。

    后来罗迪找到一处顶便宜的肉铺,把它买了过来。铺子所得的利润除生活所需的费用外,全部存入“义债金”,终于存够了钱,可以清偿一切债务。

    现在的问题是访寻旧存户或其后裔。罗迪从房屋经纪人、保险商、出生及死亡登记册等处探寻这些人。他刊登广告访寻,从一条新闻报道中在加利福尼亚州找到了三位久寻未获的债主。罗迪查明他们确系债主,算清了欠款数额。他寄一张129元的支票给第一位债主,那个人很感谢地收下了;寄了150元给第二位债主,这位存户向他道谢,把钱寄回,请他送给穷人;又寄了130元给第三位债主,这个人也把钱退回来,送给罗迪的孩子们。

    教堂的牧师也被邀请协助罗迪访查存户,因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一个圣诞节前的星期日,牧师请教徒帮忙,凡是知道有存款未收回的,请用电话通知罗迪。当日午后就有一个女人打电话来,说在90英里外的小城中,有一对老年夫妇。

    她告诉罗迪:“他们有一回对我说,在你的银行中受的损失,没有得到补偿。现在他们的情况糟透了。"

    那天路上积雪甚深,但是罗迪立刻开车到那个小城去。他找到一对年老赤贫的夫妇,男的差不多瞎了,女的卧病在床,家里只剩下两天用的煤。

    罗迪自我介绍,说是他们的老邻居。他们在谈话中追忆到昔日街角的店铺、旧货店、小巷中的铁匠店和教堂,这些都足以证明此人确是存户,然后罗迪就说明了他的来意。

    这位老人喘息着说:“你真像是天上降下来的。我有一笔钱存在你的银行里。我以为是完全损失了,但是我……我……”他的声音拖曳得只是一丝微弱的细语:“我……我没有任何证件,没有存折,也没有账单。”

    罗迪对他说:“你用不着任何证迹”

    四

    1946年的圣诞节,银行被抢31年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散处各地的罗迪一家再行团聚。用“义债金”偿清全部的存户后,绰有馀裕。

    一位小罗迪建议:“我们给每个存户寄张支票和贺年片去。"于是父子们共同拟了一则短简:

    家父佛兰昔斯科?罗迪曾经营西方储蓄银行。1915年该行遇劫之后,被迫停止营业,但当时曾向各存户保证,日后必将存款偿还。多年来家父与我等均亟愿履行此项诺言。如今所有义债终得清偿,诚感欣慰。

    谨祝圣诞愉快

    康乐无疆

    罗迪全家敬贺

    1915至1946年

    最后一张卡片寄出之后,佛兰昔斯科?罗迪叹道:“现在我无债一身轻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