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思考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我人生的思考 第十章(3)(2/2)
    你是否曾经想过要认识并且实现真理?那么你必须作好牺牲的准备,彻底扬弃,因为消除最后一丝的自我,才能窥见真理的全貌。 圣人曾经对那些试图成为其信徒的人宣告:“必须每天否定自己。”你愿意否定自己,把个人的欲念、偏见和看法全都放弃吗?如果愿意,就可以跨进真理的窄门,找到与世隔绝的平静。要达到真理的完美境界,就必须将自我全盘否定,彻底消灭,而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不过是为了达成这个至高的目标而鼓吹。 自我否定真理,真理否定自我。只有你的自我丧失之后,才会在真理中得到重生。 当你牢牢把握自我毫不放松,真理只能在你身后隐藏起来。 如果你过于固执,未来的路就会充满艰难险阻,你的命运将被痛苦、悲哀所包围,失望的阴影将笼罩在你的头顶。 真理则一点儿都不难。与真理相伴,你将远离一切的悲哀和失望。 真理的本质并非隐晦不明,总是清晰可见。你倘若盲目而且一意孤行,那就无法看到它。只有失明的人才看不见白天的光,而真理之光只有那些被自我欺骗的人才看不见。 世上惟一的真实就是真理,是内心的和谐、完全的正义、永恒的关爱。它无以附加,也无法截取。 它不依赖任何人,所有人却都要依赖它。 当你透过自我的眼光往外看,对真理之美将无法欣赏。如果你虚荣心极强,会以自己的虚荣大肆渲染一切;如果无边无际,的烟雾将会迷漫你的心思,在你眼前的一切都会扭曲变形;如果自负又顽固不化,你对整个世界将视若无睹,只认为自己的见解才是伟大而重要的。 崇尚真理的人显然有别于崇尚自我的人,他们的显著特质是谦虚谨慎。远离虚荣、固执和自大,并认为自己的见解毫无可取之处,这才是真正的谦卑。

    惟有真理是真正的教义

    沉迷于自我的人常把自己的意见当作真理,把别人的意见当作是谬误。一个谦虚的真理爱好者,应该学会如何分辨意见和真理,以关怀仁爱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不要为自己的意见辩驳,而要抛弃自己自认为重要的见解,以体现真理的精神。因为言语无法表达出真理的本质,只能付之于行动。只有仁慈博爱的人,才是最懂真理的人。 那些只图口舌之快的人,自以为是在为真理辩护,其实他们只是在为自己无谓的兴趣和不堪一击的意见辩护。追随自我的人目的在于反对他人,追随真理的人则为了反对自己。真理是永恒不变的,绝不会因为你我意见的左右而更改。我们可以内攻,也可以外守;然而这些表面的防卫和攻击,最终的结果只是回掷到自己身上。 被自我奴役的人,常显得冲动、傲慢、怨天尤人,认为他们特殊的信条或宗教是真理,而把所有其他的宗教都当作谬误,他们热衷于逼使别人改变信仰。宗教是惟一的,非真理莫属;而谬误也只有一种,那就是自我。真理并不是作为正式的信仰而存在的,它是一颗无私、纯洁和积极向上的心,而拥有真理的人能与所有的人和睦相处,并用博爱之心关怀所有的人。 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想法、心情和举止,就可以轻易的知道自己是崇拜真理还是崇拜自我的人。你是否心存猜忌、敌意、妒嫉、、骄傲,还是拒绝这一切?如果像前者那样,不管你声称自己隶属什么教派,你已经受到了自我的制约;如果是后者,你将得到真理的青睐,即使从表面上看你可能不属于任何教派。 你是情绪激昂、自高自大、自私自利、放纵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还是温顺和慷慨,摆脱所有自我放纵的行为,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是前者,自我将成为你的主人;如果是后者,你衷心向往的目标就是真理。 你是否为了财富而劳碌奔波,为了自己的政治派别而奋斗,迷恋于权位的斗争,喜欢自我炫耀?你是否不再热衷于追求财富,放弃所有的争权夺利,乐于接受最卑微的地位而甘于默默无闻,避免谈论自己和自鸣得意?如果是前者,即使表面上你认为自己崇拜上帝,其实内心只有自我。如果是后者,即使你不谈论崇拜,却能与至高无上的圣人比肩同坐。 热爱真理的人有极其明显的特征,容易被别人辨认。请听在艾德温·阿诺德爵士译的流畅唯美的《薄伽梵歌》中,圣洁的克里然纳这样宣告: 无畏而真诚的灵魂,必须下定决心为智慧而终生奋斗,乐善好施而知节制,虔诚好学孜孜不倦,谦虚正直且有好生之德,诚实而平和,心胸广阔能淡泊名利,心平气和以慈悲为怀,不吹毛求疵,善待苦难的众生,知足而不利欲熏心,态度温和、谦虚、庄重、却不失男子气概,保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品格;一个以德报怨的人,从不愿高估自己……这些就是预兆。印度王子啊!他正准备踏上那条通往重生的康庄大道! 人们在错误和自我的歧途中迷失,遗忘了那圣洁与真理的“重生”境界。他们人为地制定一些标准进行评判,并使自己独有的神学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支持,以试探真理;于是人与人之间开始造成分裂,不断地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导致无尽的悲伤和痛苦。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