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食谱 第五章(5)
通过乔治,我认识了一些艺术家,他们也在为成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苦苦奋斗。例如,约·戴乐尼,他是位绘画能手,但他总是缺吃少穿的,每逢这时,他就去临街的屠户那儿要个大骨头——尽管上面仅挂着一星半点的肉,再从杂货铺那儿要点儿蔫菜叶,只用这两样东西就能做上一顿可口的家乡汤喝。
还有一位同村人是年轻英俊的歌唱家,他努力经营着一家餐馆。据说,如果有位顾客想吃一份牛排,他马上就会跑到街那头的超级市场买来。他的名字叫哈利·贝勒弗特。
像戴乐尼和贝勒弗特这样的人给我树立了榜样,我懂得了要为实现梦想而坚持工作,就必须做出一些牺牲,并要想尽办法维持生计。这就是在成功的幻影下生活的全部内容。
汲取教训后,我渐渐开始出售一些文章。我写了些当时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例如民权、美国黑人和非洲黑人等。就像鸟儿南飞,我的思绪也回到了我的童年,在我那间静静的小屋里,我仿佛又听见了奶奶、表姐乔治亚,还有姑妈普拉斯和丽兹的声音,仿佛又听到她们讲述我们家族和奴隶制度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是美国黑人过去忌讳谈及的,我向来只把它们埋在心底,并留在了记忆里。但是,有一天在和《读者文摘》的编辑们吃午饭时,我向他们讲述了我奶奶还有其他人给我讲过的故事,我还告诉他们,我想写一部家族史,从我的家族中被贩运到美国的第一代人写起。午饭后我拿到了一份合同,他们保证给我九年的生活费用,让我专门从事研究与写作。
实现梦想是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就在我离开海岸警卫队第17年,也就是1976年,我的作品《根》发表了。一瞬间,我便获得了几乎是空前的声誉与成功,生活的幻影变成了眩目的光环。
我第一次有了钱,到处受到欢迎。电话一天到晚响个不停,新朋友和新合同接踵而来。后来,为了把《根》修改成电视剧,我收拾了行李搬到了洛杉矶。这是一段令人眩晕、令人振奋的日子,从某种程度上讲,我被自己的成功冲昏了头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