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88史可法(2/2)

    经过数次大规模抗清和围剿农民军的折腾,南明军队已所剩不多,其中比较有战斗力的主要有四支部队。这四支部队都驻扎在长江北岸,分别由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坐镇。这几个人都是飞扬跋扈的土军阀,况且都在北方我行我素习惯了,猛然间来个人管教他们,个个都显得很叛逆。

    史可法本是抱着战死沙场的决心,没想到前方军队也同样乌烟瘴气,他的心头凝罩着挥之不去的失落。但他终究负有军事领袖的职责,他不辞劳苦地奔走于四镇之间,仿佛是一个说客。训斥也好,吵闹也罢,总算是讨价还价地将前线的南明军队统一了起来。于是,他坐镇扬州城,亲自指挥调度。

    公元1645年(崇祯十八年)4月,满清王朝的豫亲王多铎率10万精兵围困扬州城。先是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招降,结果被史可法的一纸《复多尔衮书》给吃了个闭门羹。多铎极为恼火,从外地调来了红衣大炮发动猛烈攻击。面对重重清兵的围困,史可法指挥自如,围攻一次次被打退,但是双拳又怎能抵得过炮弹呢?扬州城军情万分紧急,史可法只能急调四镇驻军救援。只可惜树倒猢狲散,除了刘肇基带了少量人马赶来,像刘泽清之类的不仅不救,索性还跑了。史可法真正地陷入了孤独奋战中。

    他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动员全扬州城的人民,打一场全民保卫战。扬州城内的文武百官都被史可法的大义所感染,个个都愿追随他战死沙场。当然,其中不乏贪生怕死之辈,一个千总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偷偷跑出城投降了多尔衮。在历史的必然趋势面前,这位孤军奋战的将军注定是个壮烈的悲剧英雄。

    扬州城西面城墙轰然倒下了,大批清兵蜂拥而入,扬州城失守了。史可法握着手中的长剑,目光哀而不伤,在向义子史德威托付后事之后,他愤然自刎。自尽不成,他便朝着清兵大呼:“我便是史可法,史督师!”清兵为争功邀赏,于是一拥而上,一代名将壮烈殉国。

    多铎攻下扬州之后,命令士兵屠城。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持续了十天,清军撤走后,扬州城内尸体堆积如山,史德威始终没有找到史可法的尸体,只能把他生前所用之物埋在扬州城外,造了一座衣冠冢。

    作为朝中重臣,史可法比不上诸葛孔明;作为三军统帅,他又不及袁崇焕,但凭着在《复多尔衮书》中不卑不亢的气节和扬州城一战中的热血壮举,他也足以流芳百世。公元1786年(乾隆五十年),他的玄孙史开纯整理了他的遗稿,编成《史忠正公文集》四卷。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