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确实有一定的才能,但是他却将这种才能用在了揣摩皇帝心意,逢迎有术上。大凡皇帝多不喜欢臣下批他的“逆鳞”,崇祯帝也不例外。温体仁精于此道,在和皇帝打交道时,一定要显示出皇帝高明无比,自己愚不可及的样子。崇祯帝看不穿他的虚伪做作,反而表扬为“朴忠”,愈加宠信不已。
温体仁心术不正,辅政八年以驱除异己为能事,务必使皇帝身边没有一个正人君子、有用之士,心中才感到快活。为了防止受他排挤的人抓住把柄,他精心布置,借口内阁是机密要地,凡是内阁文件一律不发给六部、六科,也不存档。这样就使得很多整人事件,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真相难以明了。一时间,一些正直的大臣相继挂冠而去,朝政愈发混乱不堪。尽管如此处心积虑,但有些事情是难以掩盖的。在他辅政期间,民变愈演愈烈,他竟然熟视无睹,专注于巩固自己的权位。因此,崇祯九年(1636)、十年(1637),弹劾他的奏疏不断地送到皇帝的御案上。崇祯皇帝猛然醒悟,下决心除掉他的宠臣。温体仁终于被迫辞职。京城百姓听到温体仁下台的消息,跑到街上举手相庆,皇帝“遭瘟”的日子可以结束了。次年,温体仁病死在家中。崇祯皇帝听到他的死讯,不免有点伤心,特地下了一道圣旨,赠与温体仁太傅头衔,谥号文忠。
皇帝对温体仁的宠信,并不全是因为他的奸佞,而是他身上确实有一些庸碌之辈无法比拟的地方。只可惜,他将这种过人的智慧用错了地方,没能使自己名垂青史,明史将他列入了奸臣传。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