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58李德裕
    58李德裕

    “牛李党争”的始作俑者

    李德裕,字文饶,真定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分别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时期担任过宰相。主政期间,他重视边防,力主削弱藩镇,巩固中央集权,曾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

    李德裕出身世家大族,父亲李吉甫曾在宪宗时朝两任宰相。李德裕从小就胸怀大志,苦心攻读经史,但他是个很自负的人,不屑与士子一起参加科举考试,所以直接就凭父亲的声望进入了官场。然而,就是因为父亲的头衔,为了避嫌,他不得不多次到各高官府内做幕僚,最后才逐渐因才干升迁到监察御史。

    唐宪宗做太子时,很赏识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爱屋及乌,就将李德裕推荐给了父亲唐穆宗。正当唐穆宗准备大用李德裕之时,当时朝中的李逢吉、牛僧儒、李宗闵等人却集体上奏弹劾李吉甫,穆宗听信了他们的话,于是李吉甫失宠,当时正在翰林院任事的李德裕也不能幸免,被贬到浙江出任浙西观察使。

    在浙江任职期间,李德裕清廉正直、兴利除弊、躬身俭约。就在这个时候,敬宗即位,敬宗奢侈无度,李德裕因此两次上书,劝谏敬宗以自身为表率,减轻百姓的负担。敬宗看了奏章后回心转意,说道:“优诏报之。其缭绫罢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