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路 径 依 赖(2)
自我强化与锁定效应
有人将5只猴子放在一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
然后用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竟又伸出上肢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4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人执行惩罚任务,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
试验人员如此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
起初,猴子怕受到“株连",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这是合理的。
但后来人和高压水都不再介入,而新来的猴子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制度不变,这就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
实际上,最早提出路径依赖的是wbrain arthur,他对技术演变过程的自我强化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新技术的采用大多数是具有报酬递增性质的。
首先发展的技术可以凭借其领先优势,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诱使同行采用相同的技术,从而产生协同效应,技术在行业中的流行会促使人们相信它会进一步流行,这样就实现了自我强化机制的良性循环,从而战胜竞争对手。
如果新技术由于某种原因进入市场太晚,就不会获得足够的追随者,没有足够的追随者,就不能收回技术开发成本,从而不能进一步开发新技术,由此陷入恶性循环,进入锁定状态。
诺思将技术演变中的自我强化机制引入到制度变迁理论中来,他认为制度变迁中同样存在自我强化机制。
一次或偶然的机会将导致一种解决方法,而一旦这种方法流行起来,就会导致这种方法进入一定的轨迹。
在自我强化机制作用下,报酬递增普遍发生,经济、政治制度变迁会沿着初始选择的正确路径,进入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中,“不断优化”就是制度变迁的正确路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