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温馨的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卷:相信人性的光辉——善有善报(4)
    第七卷:相信人性的光辉——善有善报(4)

    罗迪的父亲说:“我赔,这群羊归我管,我应该赔。”

    那天晚上,他们一家人带了仅有的一点东西,走到村里,投奔亲戚。将来怎么办呢?即使父亲能租到另一块地,也最多只能养家,如何能够养家之外还要还债?

    老罗迪向旁人借贷,弄到一点钱,带了大儿子坐统舱到了纽约。父子二人在纽约作铁道工人,工资合计每日1元4角。工作5年,父子二人积蓄了400元,就回意大利去赔了那一笔羊的账,其后他们全家都到了美国。

    罗迪一想到他的义债时,就想到这件往事。

    他通知各存户说:“我所欠的钱,将尽速全部清偿,请你们相信我。”

    三

    在头10年中,他仅求糊口已属不易,费用不断增加,又多了一个孩子。他的贤妻德莉沙在四年之后身染痼疾,终于逝世。

    在这些浮沉变化中,罗迪家中的“义债金”屹然不动,存进去的分币和角币逐渐地积少成多。罗迪每日骑自行车到离家三英里的肉铺去做事,街上积雪过深时就徒步前往,夜间他代邻居补鞋。几个大孩子卖报、当杂差或送货,他们挣的一点钱也存入义债金。

    过了很久,义债金才存到100美元。但是存第二笔及第三笔100元的时间已经缩短了。这就使罗迪想到分配的问题。如果分给250个存户,每户能得到多少钱呢?有一天夜间,这个问题自行解决了。

    这位开过银行的屠夫听说,有位债主存户身染重病,一贫如洗。倒闭的银行欠这病人171元。罗迪赶到病人床边,把债务全部清还。这个人用无力的手拉着他,用眼泪表达了说不出的感激。这就决定了罗迪的还债法,他先还给需款最急的人。

    几个月后,罗迪听说有一个寡妇无力抚养她的孩子。她疾病缠身,丧失了挑起这副重担的信心。罗迪的账上记着她在银行中损失390元。他去找她,先还她100元,又答应每月还她10元,够她支付地下室住宅的租金。

    又一位有家庭负担的人,薪资低微,欠下了税,除了出卖住宅外别无其他办法。他想起他在西方储蓄银行的存款和罗迪还债的诺言。那是20年前的旧事了,可是他找到罗迪的地址,在24小时之内,欠税付清,他的住宅保住了。

    后来罗迪找到一处顶便宜的肉铺,把它买了过来。铺子所得的利润除生活所需的费用外,全部存入“义债金”,终于存够了钱,可以清偿一切债务。

    现在的问题是访寻旧存户或其后裔。罗迪从房屋经纪人、保险商、出生及死亡登记册等处探寻这些人。他刊登广告访寻,从一条新闻报道中在加利福尼亚州找到了三位久寻未获的债主。罗迪查明他们确系债主,算清了欠款数额。他寄一张129元的支票给第一位债主,那个人很感谢地收下了;寄了150元给第二位债主,这位存户向他道谢,把钱寄回,请他送给穷人;又寄了130元给第三位债主,这个人也把钱退回来,送给罗迪的孩子们。

    教堂的牧师也被邀请协助罗迪访查存户,因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一个圣诞节前的星期日,牧师请教徒帮忙,凡是知道有存款未收回的,请用电话通知罗迪。当日午后就有一个女人打电话来,说在90英里外的小城中,有一对老年夫妇。

    她告诉罗迪:“他们有一回对我说,在你的银行中受的损失,没有得到补偿。现在他们的情况糟透了。”

    那天路上积雪甚深,但是罗迪立刻开车到那个小城去。他找到一对年老赤贫的夫妇,男的差不多瞎了,女的卧病在床,家里只剩下两天用的煤。

    罗迪自我介绍,说是他们的老邻居。他们在谈话中追忆到昔日街角的店铺、旧货店、小巷中的铁匠店和教堂,这些都足以证明此人确是存户,然后罗迪就说明了他的来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