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 荣誉 国家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章 责任(9)
    第一章 责任(9)

    公元前5世纪,斯巴达和雅典同为巴尔干半岛的希腊城邦、奴隶制社会。斯巴达是农业 国,贵族势力强大,政权控制在由3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中。斯巴达十分强调尚武精神和 集体主义教育。孩子一出世,就由元老决定其命运,经元老检查,体格孱弱者一律弃之山谷 ,没有生存的权利。孩子从7岁起就编入连队,成年男子全部是战士。全国好像一个士兵营 ,公民及其未成年的子女,一律过集体生活,在公共食堂吃饭。基本上没有家庭生活和个人 活动,人们全部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培养吃苦耐劳、骁勇善战、绝对服从的品格,强调国 家利益高于一切。在这种体制之下,斯巴达很快成为希腊世界的军事强国。它不但多次镇压 本国奴隶的大规模起义,而且经过20多年的伯罗奔尼撒战役打败了雅典。

    斯巴达土地国有,均产、无私、集体化和勇敢善战的精神,曾经被柏拉图和普鲁塔克等 哲学家、史学家美化为理想国。在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强调牺牲个人、万众一心、为 国捐躯,无疑是必要的。但斯巴达人认为,科学、教育、艺术、文学都毫无意义。他们只注 重体育和军事训练,而轻视智育。他们说,读书写字只要学到能够应付日常生活需要就可以 了。在品德方面,除灌输为统治集团效忠的思想外,为适应战争需要,他们还教唆儿童到果 园偷果子,甚至每年举行一次“克里普提”屠杀异族的比赛。这些,都是西点军校所不能接 受的。

    西点军校的最大长处是在接受某些斯巴达精神的同时,重视科学文化教育,而且后者的 投入远远超出前者。在西点,新学员入学后,要进行6周野营训练,被称为“兽营”训练。 除了紧张而艰苦的训练外,新学员还要忍受高年级学员的戏弄和刁难,并遭受各种惩罚。许 多人经受不住这种体力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而在这一阶段被淘汰。胜利完成基础训练的学员 则从这种军旅生涯的启蒙教育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变得充满信心和自豪。在西点军校发给新 生父母阅读的手册中,校长告诫说:“对许多人来说,从老百姓自由散漫的环境到军人紧张 热烈且纪律严明的环境,会有一个困难而又痛苦的过程。你们的理解和鼓励对帮助你们的儿 子克服前进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是必不可少的。”校长继续解释:“新生制度是使一个年轻 人从老百姓变为一名军校学员乃至最终成为一名陆军军官的发展过程的根本要素。新生制度 具有三个基本功能:把一个年轻人变为职业军人;把那些不适应严格生活的学员筛出去;为 高年级学员掌握领导艺术提供必要的条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