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的马太效应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2锦上添花的马太效应(10)(2/2)

    放眼四望,那些打着以人为本,员工是“上帝”招牌的企业何止千万,但大多挂在嘴上,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是少而又少。这些企业将员工当作廉价劳动力,千方百计地压榨员工的血汗,侵害职工的权利。

    在他们眼里,员工只是挣钱的工具,毫无温情可讲,一旦企业有风吹草动,则视员工为洪水猛兽,将员工一股脑地扫地出门,他们惯有的解释就是“企业不是收留所,哪有闲钱供你白吃白喝”。岂不知裁人也是把双刃剑,一着不慎,既伤员工,更伤自己,企业也将陷入恶性循环,永难有出头之日。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福特汽车公司陷入全面困境,在一次董事会会议上老福特力排众议,不裁减一名员工,每月自己只拿1美元薪水。当与会者走出会议室时都惊呆了,整个工厂灯火通明,全体职工坚守岗位、自愿加班、无偿劳动。老福特深受感动,所有的董事也是热泪盈眶。三年后,靠着全体职工的努力,福特汽车终于翻过身来,重新称雄美国汽车市场并稳坐头把交椅。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那么,一个野心勃勃的企业又该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形才的集聚效应呢?

    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对人才来说,就像是一块“磁石”。可口可乐、高盛、摩根斯坦利、诺基亚都是利用良好的形象来吸引人才的。良好的形象来自过硬的产品和知名的“品牌”,它使企业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从而乐意为它贡献才智。

    用好人才的关键在于更新观念,不拘一格用人才,为人才创造一个用武之地。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并不在于自己是否起早摸黑、加班加点,而在于如何充分调动职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位美国企业家说得好,领导者就如同乐队指挥,指挥得当,能演奏出一曲动人的乐章,否则,只能一事无成。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才这个概念是有时间性的。作为企业,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不仅要用才,而且要养才、蓄才,使人才源源不断,后继有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