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的马太效应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1马太效应无处不在(4)(2/2)

    上世纪60年代,英国某家报纸的社论披露了某些披头士成为百万富翁的事实,引起社会的广泛震惊。而今天,流行歌手乔治?麦可或迈克尔?杰克逊名列全球富人的前列,却没有人觉得惊讶。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便是传播、电子通讯、cd和光碟等消费产品的科技革命。商人们绞尽脑汁想的是如何让获利达到最多,而借助顶尖人物恰好可以做到这一点。找顶尖人物固然要花很多钱,但把这些钱分摊到每一个消费者身上时,每个人的负担实在是微乎其微。

    不管在什么行业,抛开金钱,我们将能发现,成就和名望总是集中在极少数人的身上。在过去,由于阶级和传播方式的限制,莎士比亚和达芬奇无法变成富翁,但这一点儿也不减损他们的成就。为数极少的伟大艺术家,就算没有成为富翁,依然对后世影响深远。

    赢家通吃的待遇法则不仅适用于娱乐界,在任何公认的专业领域中,顶尖专业人才的收入也是很高的。在1994年《福布斯》杂志所列的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二的是贾梅律师,他的名气比不上家喻户晓的网球明星阿加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上过电视,然而他在1994年赚了9000万美元,是阿加西收入的四倍。

    在那张富豪榜中,接下来所列的高收入者是外科医生、炙手可热的企业主管、投资银行家、税务专家以及一大堆其他专业人士。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愈来愈奉行赢家通吃的做法,顶尖的人才和公司所得的酬劳,比次一级的高出好多倍。

    假设,有两家以上的竞争对手争夺某公司的经营权,为了争取到最棒的公司或人才,各方都会出很高的价格竞标。所以,如果涉及到一个有关高额金钱的局面而顶尖人物有助于提高胜算时,这些顶尖人士总是可以拿到天价般的酬劳。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