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金科玉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帕金森定律(13)
    帕金森定律(13)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南郭先生”们自己也会掉进一个自寻烦恼的陷阱,而且无法自拔,如同上述的奥克曼一样。

    “体系萧条”下的人类

    我们把目光从个人转移到组织,就会发现,每一个新兴的层级体系,刚开始都颇有一番作为,但是,最后都不免变成暮气沉沉的官僚机构。

    在一个新兴体系中,高的效率源于成长迅速、朝气蓬勃、创意不断的意念,新兴机构的机动灵活性使员工的才智得以运用到适当的地方。

    在这段时期,每名员工的工作表现,都会对各自职位的业绩有所贡献。

    当体系趋渐成熟时,“彼得原理”提到的症状便会陆续出现。官僚污染限制了优秀员工的表现,却保证了无能员工登上更高一级的职位。一名无能的员工会对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一群无能员工便会使工作呈紊乱状态。过不了多久,整个体系便会步入萧条期,我们称这种现象为“体系萧条”。

    适应环境、发挥才智及选择的自由,都是人性的特点,但“体系萧条”使人性越来越难以彰显。

    用“排队木偶”一词来形容“体系萧条”下的可怜人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们会经过生存、打卡、填表、执行无意义的仪式等阶段。

    “排队木偶”今天已经形成一股庞大的社会势力。范围涉及很广,包括:普通人、沉默的大众、多数人、一般人或是消费者。

    “排队木偶”是功能性的人,他对工作的内涵漠不关心,却对发明更新、更好的官僚程序极度热衷。他致力于研究行使职务的方法,而非发挥职务的实质内涵。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