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层级组织的其他条件有利的话,他还可能达到一种不称职状态——做个部门经理,这可能是他所能爬上的最高一层阶梯了。
这时,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日常工作。如果有一群称职能干的下属的支持和帮助,他还勉强可以完成工作。
由于他看起来还算称职,加上领导者的威望,他也许会进一步得到晋升,即升任总经理——他现在已经达到了最大不称职状态。
作为一个总经理,他的主要责任是制定与公司目标和政策紧密相关的决策,从负责质量工作到应付长远的目标和更抽象的观念,他越来越感到力所难及,不仅给公司带来损失,而且,也会给他个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今天,许多人已经开始怀疑这种“攀不到尽头的梯子”的游戏。他们把老一辈人视为彼得原理的受害者,他们不再热衷于建立层级组织,而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人并没有付诸行动,还是乐此不疲。
位高的境遇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为爬得越高就越好,所以环顾四周,我们看到,这种盲目往上爬者比比皆是。
学校的制度是个典型的组织,我们研究一下“彼得原理”在学校制度里运作的情形,同时,也能推知彼得原理如何运作于各行各业。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可以将老师们分成三级:胜任、适度胜任以及不胜任。老师们通常会不均匀地分布于这三个等级:其中绝大多数老师属于适度胜任级,只有少部分老师属于胜任级和不胜任级。
——墨守成规者的案例
艾莉丝小姐在大学念书时是一个非常守规矩的学生,她的作业和报告不是抄袭教科书和期刊,就是转述教授上课所讲的内容。她所做的不多不少总是完全吻合于别人告诉她的内容。因此,她被认为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师范学院毕业,并成为一名老师。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