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宝镜 第六章(2)
逝者如斯
人每七年抛弃其倾向一次,而在其四段年纪中,性格之变更比此频繁有加。人生之初,毫不识物,或甚少识物。童幼时期,他最低等的力量尚未苏醒,他高贵的力量则深埋于昧然无感的幼稚之中。此时,他视禽兽犹稍有不如,成长中植物,似花朵般汲取营养。日居月诸,灵魂脱出襁褓,充分发挥其力量,微笑着进入青少年,而知逐食色之快。他一窍不通,不以智思为意,惟一已气质是从。最后,而且往往为是稍晚,他觉醒而趁向理性的生活;他认知自己是人,而有心完成其人格,知受尊重之可贵,渴望勇气,拥抱美德,乐享友谊,追寻见识,积学储知,心仪最高的职业。
将人生比为河流者,确有见地。就像河流,我们滑向死亡。童年是一条笑容满面的小溪,从精细的沙中源源而起,因为人也是尘土做的。小溪溢涌,色澈而质纯,观声而笑,喃喃而语,在风中潺潺徐步,脸皮皱起哭泣,夹岸绿意装点。青年时代来临,激流滔滔,时奔,时跃,时仆,卫石浏砾,泼溅花木,浮沤跳珠,或郁郁而行,或愠怒而涨。青年渐知沉潜,河态成熟,水姿有至,渊渊幽幽,潢潢漾漾。唯其韵深,故能不躁。当此时也,河水泱泱,壮而阔,厚而重,浇溉垄亩,护绕都城,富益乡邑,其用无穷。及其晚节,河归大海,人成龙钟,进入百病之渊的老年。万流至此,势尽力竭,声泯名没,甘美不再。如今,他是腐朽的舟壳,处处进水,风摇雨荡,分崩离析,弃毁沉埋,终古湮灭。
人生三程,中程最胜
成长二十五年,心灵五十年,精神则生生不已:其不朽亦寓于此。人生三程,最佳是中间一程。这一阶段,人臻完美,灵魂全盛,有思想者思富实质,秉才具者才名无虚,见解则与理智相得益彰。一切成熟,正是人生之大好开始。但有人的生命从未开始,有人则天天重新起头。这是年纪之后,纵非绝对完美,欠善之处也少于其余年龄:不若童年无知,不如青年之癫狂,亦无老年之沉重衰蔽。正午时分,日光最烈。人生不同,造化亦赋予不同服色:童年是金黄与玫瑰,中年则胡须与头发乌黑适中:思致深沉与智虑明慎之征。生命接近其目标时,则为白色,因为老年的制服是坦白。
为造化所愚
造化狡计多端,她将我们带进这个世界,甚至是不诚实的。她巧为安排,致使我们在无知无识,无嫌无猜之中出生。我们来得蒙懂,甚至盲目,不知我有人生,也不明人生何物。童稚之时,人为任何幼稚事物噤吓,为任何玩具或琐玩满足。他以为进了幸福之国,其实是运势的俘虏。逮及睁开灵魂之眼,恍悟受骗,他已深陷,出脱无望。他拘囿于泥沼中:他自己就是沼泥做的。他除了在泥沼之中将就向前,徐图挣逃,还能如何?我相信,若非造化施其巧计,没有一个男女会愿意进来这么一个欺诳的世界,也极少人会愿意活下来。要是知情,哪会跳入一个虚假的国度,真实的囚牢,来消受这么多惩罚?方面:饿、寒、冷、热、疲、裸、痛、病;心灵方面:欺骗、迫害、妒嫉、鄙视、耻辱、骚扰、悲伤、恐惧、忿怒、绝望。受心诸苦之后,凄惨而亡,一无所有:家宅、地道、财货、荣名、朋友、新戚、兄弟、父母,以及——正当我们最懂得爱它之时——生命。造化十分清楚自己所为何事,人则盲目接受。哦,人生,不了解你的人,就让他欣赏你吧,但只要觉醒而知真相之人,个个都会宁可从摇篮直移入棺,从子宫直奔墓穴。人生之苦,一个常见的预兆,是我们出生时的哭声,……这个男人,这个女人,这个国王或女王进入世界时的号角,不是别人,就是哭号,宣布我们的仅有国度是哀伤。对这以授命母亲的惨叫与受命婴儿的哭声起头的人生,我们能期望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