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习成为一种风气,牛根生前后5次向参加学习的干部赠送书籍。2003年新年,牛根生向每个中层以上干部赠送1套《大染坊》光碟。2004年春节,牛根生个人再次拿出60多万元,为400多名干部每人赠送一个“叁套”:一套《汉武大帝》光碟,一套余世维主讲的《领导商数》光碟,一部dvd影碟机。
牛根生的意识显然是超前的。他不仅自己深钻现代管理知识,还善于把学习的气氛弥漫于整个公司。2002年,牛根生把蒙牛的整个高层管理人员从内蒙古拉到北京,跟着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学习了3天。
蒙牛公司绝对不是赶时髦,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乳业的“黑马”,靠的就是学习和引进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文化(如虚拟经营、整合营销、六西格玛等)。它深知,如果不能把学习当作企业的工作和自觉的行为,随时都可能在乳业大战的狂风恶浪中淹没。
此外,蒙牛还广泛开展“学政治、学法律、学技术、学专业、强素质”的“四学一强”活动,从2003年开始,在班组长中测评选拔,每年都选送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到国内一些高等院校进修,以建立起企业经营管理的后备人才队伍。
但是牛根生的管理思维与众不同的是,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许多管理者认为员工培训成本很高,并且,在短期内看不到什么效益。这种看法普遍存在,但牛根生认为,这是非常错误的。世界上许多大企业早就把员工培训费用看成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一种回报率很高的投资。韩国三星集团每年的员工培训费用为5600万美元。早在20世纪80年代,电讯巨头摩托罗拉公司做过的一次调查表明:每1美元的培训费用,在3年内可实现40美元的生产效益。
著名企业管理学教授沃伦·本尼斯说: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这句话阐明了现代培训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遗憾的是,有很多公司的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一味地要求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生品质量。殊不知,一个只具有陈旧知识和技能的员工的公司,它的产品质量如何能够超过其原有的水平,它的生产效率又如何能够得到提高呢?
松下幸之助是一个很看重员工培训的企业家,他对全公司的员工都要进行培训,任何新到公司的人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松下电器公司对培养人才的重视,使其每年支出的员工培训费和科研开发费约占其营业额的8%。人们说,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松下电器公司赢就赢在对人才的培养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