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父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一、“牛”气冲天,“根生”草原:(3)(2/2)
    横空出世的蒙牛,一下子改变了内蒙古乳业伊利独领的局面。最早尝到“竞争甜果”的是呼市的奶牛户。呼市郊区章盖营乡章盖营村奶牛专业户,牛双柱回忆说,1999年底,全乡24个伊利奶站中出现了一个蒙牛奶站,便使全乡养牛业活力大增,年初还在愁牛奶销路的奶农一下子牛起来,产多少销多少,而且价格稳定。据了解,过去伊利收奶多以流动收奶车收购为主,有时限量收购,加上一些收奶二道贩子借口以质论价,每公斤价格最低压到过0.28元,最高折扣率达47%,由此出现了一些奶户鲜奶被倒、养牛赔本的事情。蒙牛出现后,尽管双方在争夺奶源方面出现了一些摩擦,但竞争的主流是良性的。蒙牛出台了收奶“然干”: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奶站;凡是非奶站牛奶,蒙牛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做。伊利也将着力点放在了建设高标准的奶站和养殖小区上。去年,伊利和蒙牛分别给农民发放购牛贴息贷款6000万元和2500万元,专门用于帮助农民购买奶牛。伊利出资4000万元,在呼市农村新建奶站116个,使自己的奶站增加到190个,蒙牛也新建了40个奶站。

    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养奶牛户的利益得到了保证,企业与奶户的关系由松散变紧密;奶源更稳,奶质更高,收奶市场更加有序,二道贩子基本退出了奶源市场,呼市的奶牛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呼市原奶的收购价由原来的1.4元/公斤涨到1.76元。农民养两头奶牛,年纯收入可上1万元。全市奶牛存栏超过13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63%,鲜奶总产量突破23万吨,比上年增长52%,是全国平均增幅的6倍多,居全国各大中城市之首。奶牛业已成了呼市农村的第一支柱产业。

    竞争一头巩固了奶源基地,另一头拓展了市场。1999年,蒙牛率先进军深圳市场,几乎是一夜之间,蒙牛推销员的足迹遍及深圳各个小区、各种商店。整箱批发,零卖,主随客便,蒙牛试饮的摊点更是随处可见,并抢先在深圳市场喊出了“来自大草原”的概念。

    不甘落后的伊利紧随其后逐鹿包括深圳、广州在内的珠三角地区。仅仅一年,伊利在珠三角地区投放的广告费用达到500万元。珠三角地区是全国潮京、上海外第三大日销量达到10万箱的纯奶消费市场,目前伊利和蒙牛已各占据了这里1/3的纯奶市场份额。同时,在北京、上海、天津、乌鲁木齐、拉萨等上百个大中城市,伊利和蒙牛的代理商、直销商都展开了同城竞争,同场(商场)竞技。不少销售员和消费者用“卖疯了”来形容伊利和蒙牛的热销局面。目前,伊利系列产品已占据了上海乳业市场的1/10,而在北京、乌鲁木齐等地的市场上,蒙牛的销售额已悄悄超过了伊利。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