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马云创业18招(8)
6.吝啬有理,抠门无罪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获取利润,而减少浪费恰恰能够直接增加利润。因为每节省的一分钱,都是实实在在的纯利润。
在创业之初,阿里巴巴有个传统,就是在用钱上比较抠。当时钱很少,所以每一分钱都很珍惜,可以用抠门来形容。一直到第一笔融资——500万元美元到位之后,阿里巴巴还是保持着这个传统。那时候他们每个人只有500块钱的工资,但是他们真的非常开心。这样的传统一直保持在阿里巴巴的每一个阶段,直到现在。
在阿里巴巴的发展史上,处处留有“勤俭持家”的痕迹,也有很多值得传颂的佳话。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的持续下跌以及世界互联网泡沫的渐渐破灭,中国的网络行业不仅仅是处于“寒冬”,更是处于“寒冬”中的“腊月”。国内网络经济一片萧条,阿里巴巴也处于以生存为目标的危险阶段。此时马云认为:被投资者和媒体遗忘都没事,只要不被客户遗忘就行。因此,一向不懂财务的他开始思考一项“货币紧缩”政策。马云最害怕的就是被客户遗忘。于是有了“西湖论剑”等一系列经他一手策划的“江罕盛会,有了一整套使人瞠目结舌的“马氏”理论。通过这些活动,阿里巴巴没有花很多钱,就让人们认识并记住了这个小个子马云,也记住了他描述的要创造“芝麻开门”神话的阿里巴巴。
当然,在阿里巴巴的危机时期,以上所说的“零预算”政策只是马云采取的一种非常规策略,有一点“战时”的色彩。在那个“勒紧腰带过日子”的时期,我们可以理解作为“一家之长”的马云的良苦用心。不过,现如今的“和平年代”,阿里巴巴已可以“日入斗金”——“每天收入100万”时,马云与其带领下的团队是否就变得财大气粗了呢?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下面这个“5分钱自觉投币”的政策里,我们将再次领教江浙商人马云勤俭持家、不浪费每一分钱的“大家风范”。
在阿里巴巴办公大厦的2楼办公室门口,放着一台复印机。这台复印机上放着一个存钱罐,而其背后的墙上贴着一张公告——公司复印机使用详细规定和说明。公告上写了一份很长的使用规定,在此我们选取了其中几条规定细则:
个人因私复印每张5分,请自觉投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