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衣无缝,滴水不漏(1)
“一根链条的牢固程度取决于它最薄弱的那一环。”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从它所阐明的道理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谎言中任何一个细节的疏漏都可能成为他人识破谎言的关键。所以,哪怕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细节也应设计周密,做到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才行。
光绪二十四年(1899年)六月十一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推行变法,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极大的震惊与忌恨。六月十五日,慈禧太后为破坏变法和翦除光绪帝的羽翼,逼迫光绪帝下谕旨,将支持变法的帝党人物翁同龢免官回籍。同时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统帅北洋三军。这样,京师及近畿的清军主力全部落入荣禄的掌握之中。当顽固派正在为眼前的胜利暗自得意弹冠相庆之际,荣禄却煞有介事地演出了一场悲悲切切的“送别”戏。他赠给削官免职将回籍的翁同龢许多银两,并拉着翁同龢的手失声痛哭,问他是什么原因得罪了皇上,落到这步田地,同情悲切之情溢于言表。观其所为,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荣禄是十分同情维新变法的新派人物呢。
其实,荣禄的悲切是猫哭耗子假慈悲,洒下的只是几滴麻痹维新派、欺骗世人的鳄鱼眼泪而已。当时,荣禄、慈禧太后等顽固派已经准备对光绪帝及维新人士下毒手了。他们既定的阴谋是,在天津举行阅兵典礼,请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到天津去阅兵。待慈禧太后进入荣禄的兵营以后,他立刻宣布废黜光绪帝,另立新君,然后再捕杀维新派。在这种杀机已了然在胸的情况下,荣禄却能假惺惺地来一出“送别”,其心之歹毒即可见一斑了,而其制造谎言的技巧即可见技高一筹了。
同年九月初,顽固派大臣怀塔布、杨崇伊等与荣禄有两次秘密接触,密谈内容极为保密,然而,从以后的事态发展来看,完全可以证明荣禄已同这批顽固派核心人物商量好了对维新派的反扑。接着,荣禄便把他一手培植起来的董福祥军调到北京外围的长辛店。这一行动,矛头直指光绪帝和维新派,实际上等于已经开动了政变的机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