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 大学问加小窃门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79节:传媒巨头(1)(2/2)

    1949年,默多克在澳大利亚一所中学毕业后,进入英国的牛津大学学习,这时他的父亲已成为一个有成就的报人,主办着包括墨尔本的《先驱报》在内的4家报纸。默多克的生活是悠闲而宽裕的。

    然而,没过多久,1952年,默多克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未满22岁的默多克急匆匆回到家乡,接过了父亲的事业,告别了自己的欢快时光。

    默多克返回澳大利亚,竟出乎意料地发现父亲的资产存在某些混乱,几家报纸在财政上正陷于困境。他说服母亲,保住了两份报纸没有转让。他又到伦敦《每日新闻报》参加了简短的培训。返回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后,默多克担任了《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的出版人,这是1953年,他刚满22岁。他决心把这两份父亲留给自己的报纸作为事业的起点。

    当时,这两份报纸并不赚钱,而作为出版商,默多克清楚地知道读者要看的是什么,于是对报纸彻底动了次手术,新的报纸出版后迅速受到了热烈欢迎。年轻的默多克并不满足,他决心扩大影响。

    就在此时,他听说珀斯市的《星期日时报》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便决定兼并它。珀斯市在澳大利亚西海岸,人口35万,从阿德莱德到珀斯乘飞机需6小时。结果,默多克筹措了40万美元兼并了这家报纸。默多克的一位朋友感慨地说:“他总是能够利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把事办成。”

    占领了阿德莱德、珀斯,他的眼光又开始转向了悉尼,而当时悉尼被三个集团瓜分,费尔法克斯控制的《先驱早报》、《太阳晚报》,帕克公司的《每日电讯报》和《星期日电讯报》,诺顿控制的《镜报》。由于《镜报》经营不善,诺顿把它卖给了费尔法克斯;但费老板仍无法把它办好,就又转手卖给了默多克。成交价400万美元。对一个29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可不是个小数,但是默多克决心以英国的《每日镜报》为榜样,办好这个报纸。

    《镜报》的地位刚刚巩固下来,默多克又不停顿地扑向新的目标,他想创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这是默多克一直以来的愿望。而创办一份成功的全国性报纸,在大多数办报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场梦。但默多克决心梦想成真。他断定,一份严肃的全国性报纸一定会获得成功,它将会是《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一种混合体。经过不懈努力,《澳大利亚人报》诞生了。

    许多人称《澳大利亚人报》是默多克的另一面。因为这张刊载金融和政治事务的正儿八经的日报,同那些通俗的大众化小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事实上这张报纸相当赔钱。为了荣誉,默多克一直坚持下去。直到15年之后,《澳大利亚人报》才开始盈利。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