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 大学问加小窃门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50节:妙笔写传奇(2)
    一文惊天下

    可以说,初到香港的金庸是一文不名,就连搭香港巴士的钱都是别人垫的,所以后来,金庸常用“南来白手少年行”来调侃自己当时的困窘。

    但是正如当初他是从3000个人中脱颖而出来到《大公报》,金庸一来到香港,便开始一鸣惊人。当时,因为大陆的解放,很多遗留在香港的物资被英国趁机抢占,金庸气愤不过,根据学过的国际法知识,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文《从国际法论中国人民在国外的产权》,分两天发表在《大公报》上,甚为轰动,也引起了著名的官的注意,在他的推荐下,满心希望的金庸来到北京,见了乔冠华,希望可以圆自己的外交官之梦。但让金庸深受打击的是,由于自己的家庭成分是地主,外交官是做不成了,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报社对金庸的“跳槽”行为很是不满,差点将他解聘,妻子也不满他去内地的想法,就和他离婚了,孤家寡人的金庸几经周折,来到刚创办不久、隶属《大公报》的《新晚报》,做副刊编辑。他开始写影评,同时兼职编剧本。

    虽然金庸搞编剧是无心为之,但却是成果累累,《绝代佳人》、《兰花花》不仅改编成电影出品,还受到了热烈欢迎。在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评选活动中,《绝代佳人》获得了优秀影片荣誉奖,而金庸则得了一枚编剧金质奖章。

    除了剧本,当时金庸也喜欢下棋,而他的最佳拍档就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梁羽生。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论武侠小说,而一次偶然的机缘,开始了他们共同的武侠写作。1953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