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的“吸血鬼”
手里有那么多的钱,该怎么投资呢?坪内思考着自己下一步的发展。就在这时,他听说有个小造船公司——来岛船渠停业了。他的朋友便建议他去收购,说:“如果你能使一个濒临倒闭的大造船厂起死回生,你的大企业家的身份必将得到认可。这是一个机会,还是应该去争取的。”但是也有人说:“你如果真要干,得有一套策略。你可能会变为乞丐,或许要赔掉全部财产都不够。一旦搞糟了,势必负债累累。这和搞电影院不同,风险太大,还是慎重为好!”
朋友的话让坪内考虑了5个月,儿时的梦想还在脑海里浮现——坐着大船周游四海,而自己为了这个梦想还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的专业知识,面对破产企业老板哀求的面孔,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干就要向高难度挑战!1953年,他卖掉2家赚钱的电影院,作为振兴来岛船渠的首批资金,以后又陆续贷款千万日元来更新设备。坪内寿夫表示:“我领悟到这世上有一种极伟大的‘事业’存在,而我要成为其中之一员。”
坪内寿夫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来岛虽无法与大企业相对抗,但“来岛”如果专门做小渔民的生意,还有那些家庭水上运输船户,业务上就不会与大企业发生冲突。坪内寿夫又进一步了解该行业的经营特点,以采取相应的经营对策。当时政策规定500吨以上的船要聘请考试合格的船员、船长,坪内寿夫就把新渔船的吨位定在499吨及其以下,称其为“海上卡车”,这就使购船的渔民省去了考试等许多审批手续。
同时,根据多数渔民较穷无法一下付清购船款,但是比较讲信用的特点,坪内寿夫采用了5年内分期摊还的办法。由于渔民平日都在船上,四处飘泊,难于寻找,只有节日及恶劣天气时才在家里休息。坪内发动全体员工“人人当推销员”,在渔民休息期间分头深入到各渔村,挨家挨户地推销。
坪内寿夫的经营对策很成功:来岛的“海上卡车”十分畅销。短短8年,来岛造船量就跃居日本造船业的第5位、世界造船业的第22位。爱媛县的航运业和渔业生产也随之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跃升为“日本内航第一县”,全国第二大捕鱼县。
坪内寿夫的冒险成功了!由于他这次重建的成功,前来请求坪内接受重建的不景气的造船公司络绎不绝。但坪内并不是一股脑全部接受,而是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选择了其中有可能回复元气的公司。就这样,到1984年为止,他先后接受了高知重工、开成造船、佐世保重工等一系列造船公司,形成了以来岛船渠为核心的日本第一大造船集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