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中的崛起
辞职后的松下面临的问题很多,办自己的企业,谈何容易?一无资金,二无人员,三无厂房,这些问题倒还是其次的,他们亲自动手,土法上马,倒也克服了一些难关。
最难解决的是技术问题,松下发明的那个新插座,其他方面都解决了,就是外壳的材料问题,大家一筹莫展。松下等人都知道那是一种合成材料,其成份大概是沥青、石绵、滑石粉一类东西,但究竟是何比例、怎样合成,就一窍不通了。
今天,这类的合成品随处可见,不再是什么新鲜东西,其配方和合成技术也大多进入了公用领域。可在当时,那是一种新型行业,不用说许多技术工艺还处在摸索阶段,就是已有的资料也被发明者视为绝对机密的技术资料,秘而不宣。
但松下没有退却,他认为“不懂有不懂的好处”。
因为,不那么了解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顾忌,敢于试验,敢于往前闯。
松下和几个合作者反复实验,找回一些生产此产品的厂家的材料加以分析,但还是不能合成。幸运的是,这时候有个旧同事出现了,他知道这种技术,终于1917年11月,松下生产出这种改良灯插座。
生产出来了,怎么推向市场呢?推销商一个都不认识,松下只好派人试探性地到各地推销,连续10天,只赚了10元钱,每天最多卖出一个灯插座,连本钱都没有捞回来。不要说再搞革新了,大家的生计也都有了问题。因为大家毕竟都是拖家带口的人,薪水多少倒不要紧,可是总得有饭吃呀。
没有具体计划,没有资金,也没有薪水的保证,松下的合作者深感为难。虽说他们很愿意和松下一起干下去,但面对此种情形,他们很无奈,只能另找工作谋生,暂时与松下分手。这样一来剩下的就只有松下的妻子、内弟和松下三个人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