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枝江大曲比较稳,总量虽然在增长,但低价位路线使得蒋红星、曹生武不得不琢磨往上走,寻求新的突破。对枝江来说,低价位路线使它做大,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做强,品牌形象应该改变,要提升,就像全兴发动的“品牌价值回归”一样,最好趁早,“赶早不赶晚”。
劲酒最近几年年均增长始终保持在35%左右,势头很猛。同比今年仍然在增长。王楠波说:“劲酒财年是从上一年8月到下一年8月。”在保健酒领域,劲酒是“实实在在”地增长,没有泡沫,投入产出比比较合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劲酒的三次、四次“返单”比例2003年达到了40%~60%,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在“湖北军团”中,未来两三年,劲酒很可能是有效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
与前几年相比,2003年白云边市场业绩开始增长,稻花香局部市场维持不变。
安徽:曾经的劲旅沙河王、金种子、双轮池表现平平,倒是口子窖在解决了产权纠纷后一路狂飙,跃居多个市场“头牌”。古井贡在王效金的改革下,在顾问闫爱杰加盟后,开始重新焕发老名酒的光彩。
山西:汾酒一枝独秀,统治着整个山西。2003年汾酒涨价是明智之举。照它当前的上升趋势看,好日子应该在后头。2004年,汾酒应该再次提价,确保其独一无二的清香型老名酒地位。实际上,与其不涨价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销量,不如通过提价来增加品牌无形资产。品牌一旦掉价,再多再大的市场也换不回来。
四川:“六朵金花”全线涨价是2003年川酒最大的亮点。几大地产酒中,个别品牌出现下降趋势。
贵州:茅台撑起了大半边天,主业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多元化战略开始见成效。与此相反,董酒因内部问题而纠缠不清,令人堪忧。“贵州醇”的鄢文松“躲进小楼成一统”,无心恋战。倒是茅台镇处于前列的几大民营酒厂大兴土木建厂房,让人觉得贵州白酒大有希望。
山东:泰山生力源成了鲁酒的领跑者。2003年出来个“胜利的小酒”沂蒙小调酒,武玉杰要讨小老百姓喜欢,要让工、农、兵、学、商(只能是“小商人”)都喝他的“胜利的小酒”。也许真能如他所愿。
陕西:陕西惟一的老名酒西凤,因为体制的原因,一直和战略投资者在接触,希望找到产权改革的突破口。在体制的桎梏下,西凤在产品结构上遇到市场极大挑战,不得不改善它固有的口感等。能否恢复数年前的市场地位,还看2004年西凤的体制改革是改好还是改坏。
※ 品牌之变:高处不胜寒
由水井坊发动的高端之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五粮液一改沿用了八年之久的老包装,包装更高档了,价格也更高了。涨价后的五粮液,52°“新三防”餐饮价格冲到了500元。这个价格在宜宾等地的餐饮渠道已经执行到位。
在300~500元价格区间,五粮液将成为同等价位产品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在此价位之下,五粮春、金六福、浏阳河等则成为捍卫五粮液中档产品利益的劲旅;而在此价位之上,百年老店、酒王酒、紫光液、五粮神等依次“高开高走”。从中档、高档到超高档,五粮液形成了阵容强大、滴水不漏的品牌系。即使有个别品牌“难当重任”,立刻也有新的品牌补充进去。如此等等,五粮液的多品牌策略你不能不服。
高端市场几乎成了五粮液的天下了。
2004年,那些还没来得及向高端市场挺进的地产酒巨头们,正在紧张地谋划“发兵高端”。回头再看三年前的高端白酒品牌,成功的却没有几个。而广东作为高端市场的代名词,已经陷入高端白酒的重重包围之中。
盲目冲向广东,结果很可能是:“不是在回来的路上,就是在医院里疗伤。”※ 文化之死:别对没有文化的人谈文化
“文化营销”风行白酒界,应该说源于两三年前“白酒少帅”袁秀平的一篇论文《统治白酒消费的是文化》。这种理念的提出与实践,促进了白酒营销策略、方法的多元化,或者说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白酒业的整体营销水平。但是,与“文化营销”相伴而至的是“泛文化营销”、“伪文化营销”。许多缺少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品牌和厂家,从故纸堆里、从历史典故里找来“莫须有”的文化元素包装自己。这直接导致了“文化之死”。
自誉为“文化酒先锋”的酒鬼酒,上世纪90年代初期推出后,凭借其嫁接的湘西文化,市场售价一度高出当时的五粮液和茅台(当时二者的市场价只有一百多元)。尽管当时它的卖价已经超过了五粮液和茅台,但几起几落后,还是被五粮液和茅台甩在了后面。2003年酒鬼酒再次提价——以文化的理由吗?最好不是。否则,它还要吃亏。
2003年白酒界的“文化革命”有所收敛。因为,厚重的文化历史是杜撰不来的,是无法速成的,它需要时间的积淀。“名酒的一半是文化。”它属于茅、五、剑,属于“”老名酒,属于真正有历史的地方名酒。
对绝大部分酒厂来说,“文化之死”让它们明白一个道理:别对没有文化的人谈文化,别对不懂历史的人讲历史,喝老名酒才是“喝文化”。而在老名酒之上的高价酒,文化的意义已经退居其次,喝高价酒其实喝的是“品位”、“身份”、“地位”、“面子”和“关系”。那些喝得起高价酒的人,有几个是有文化的、懂历史的?
小酒厂没有文化,高价酒不需要文化,而老名酒的文化已深入人心,同样不需要附庸文化。如此分析,“文化之死”是2003年白酒业的一个悲哀,还是进步?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