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李彦宏反对给百度贴上“中国google”的标签,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人们继续热情地使用这一称呼。其实,无论百度是“中国的google”,还是google中国是“中国的百度”,这都无法抹煞双方的特质,也都无法掩盖这一对欢喜冤家竞争的实质。不过,一个事物的优点、长处往往也是它的弱点、短处,当“中国google”开始与google中国短兵相接、正面交锋的时候,百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恐怕还是来自于自身了。
google本地化对百度构成压力
在百度抛出“牛卡计划”基本断绝google想通过收购百度来开展自己中国业务的念头之后,google就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其他方式开始其“中国之旅”。而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创下353.85%的惊人涨幅,其最大的“卖点”赫然就是百度被称之为“中国的google”,显然,这直接加速了google中国战略的全面启动。
最近,google已经在华组建google中国公司,并不惜冒着被微软起诉的风险聘请了拥有华人背景的李开复担任google中国总裁,这使得流传了一段时间的google中国掌门人之谜终于尘埃落定。同时,李开复还将负责在上海筹备google在中国的研究院,并委托猎头公司在中国大量招聘。“几个月前,google还只是把中国作为一个销售市场,现在看来,它的战略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有业内人士如此分析道。如果说google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是将其战略版本由1.0升级为2.0,那么新任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将给google带来什么样的中国战略? 对于李开复的加盟,一位百度的高管高调给予了评价,“李开复先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但当时正值百度ipo及上市敏感期,不便就此事发表更多评论。
除了大规模地招聘本地人才之外,google加紧在中国布局的第二招就是寻找代理商、开展在中国的搜索广告业务。2005年8月8日,在百度上市三天后,google的中国首家代理商中企动力高调在媒体面前亮相。中企动力是拥有20多万企业客户的it服务商,主要致力于企业信息化,提供电子商务的整体解决方案。google迅猛的本地化进程无疑令百度感受到了这个搜索巨人的压力。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认为,google首家代理商的确认,标志着google对中国发展有了明晰的战略方案。而这对于百度来说,不能不是个冲击。
随后,google又宣布了两家合作伙伴上海火速和厦门中资源,正式授权它们代理销售google的adle在华的三家广告代理商已经正式浮出水面。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使得google必须进行本土化发展,是启用广告代理模式。据悉,这些已签约的代理服务公司都将按照区域开展其广告代理服务,而且其开展的服务也更多只是针对中小企业,对于一些大客户,google仍然保留了直销的方式。
google亚太区副总裁苏辛德尔•辛格(sukhinder singh)也表示,设定代理商,可以让中国企业通过正规诚信的渠道,使用google关键词广告进行网络营销。显然,在中国市场采用直销和代理相结合的办法,对于在全球市场都“呼风唤雨”的google而言,不能不说是“入乡随俗”的举动。上海火速总经理刘小光表示,在中国启用关键词广告服务销售代理制是google的首次尝试,此前在全球其他任何一个市场,google都是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
从引进李开复出任google中国区总裁,到在华成立工程院,再到三家广告代理商的浮出水面,种种迹象表明,google中国攻势已全面启动。
百度和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短兵相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百度的纳斯达克神话能否延续下去。和讯网ceo谢文认为,百度即将面临来自几个方面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上的地位远不如google在全球市场的地位;虽然目前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排名第一,但这与第二第三的距离并不远。另外一个挑战就是要看google中国将要以多大的力度来开发中国市场。虽然此前李开复加盟了google,但他还不是公认的经营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变数。
还有人认为,google的本地化相对于百度这样的本地企业而言,还是存在着差距。著名风险投资人、百度投资者汪潮涌就曾表示,“对于搜索而言,技术只是一个层面,而对于文字、文化、社会用户习惯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除非google中国百分之百独立、中国化,否则它要想完全像百度那么中国化是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它在中国的部分缺乏创业者的激情,这一点我觉得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