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登堂入室,直奔纳斯达克时,施密特终于发现自己失算了。在收购百度的计划落空之后,施密特虽说有些乱了阵脚,但还是迅速推出了自建中国区总部的计划,并冒着与微软正面冲突的的代价挖来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李开复将负责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运营,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对于google来说,无疑是张实施其本土化策略极好的中国牌。熟悉中国市场的李开复,被google寄予厚望能打造一个“梦幻中国版的google”。google抢在百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之前发布“启用李开复”的中国策略,也有业内人士猜测:这是google在资本市场和公共关系上双重还击百度。这样一来,google只要用很小的代价就可以压制百度的上市效应以及股价表现。
只可惜施密特“一招不慎”,接下来步步陷入被动的境地。百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其股价借着google的东风一路飙升,涨幅甚至超过了google当年上市的风光。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李彦宏对于百度上市做了更周全的布局,彻底断绝了施密特收购百度的后路。作为持有百度2.6%股权的股东,google并未出现在献售股东之列,也就是说,google无意套现手中的2.6%股权。为了防止施密特的恶意收购,李彦宏特地预留了“锦囊妙计”——也就是一个针锋相对的“牛卡计划”。这种计划和新浪防止盛大收购而推出的“毒丸计划”不尽相同。按照百度在纳斯达克公布的招股说明书,百度上市后的股份将分为a类股票、b类股票,即新发行股票为a类股票,所有原始股票为b类股票。10股b类股票表决权相当于1股a类股票表决权。这一股权结构还规定,一旦google或其他收购方买下b类股票(即原始股份),b类股票立即转为a类股票。
从招股书看,百度ipo完成后,a类股票(即新发行股票)约占总股本10%左右,李彦宏及百度高管拥有35%之多的股份,包括google在内的原始大股东持有54.1%的股份。如此一来,就算google买下除李彦宏及百度高管之外的所有股份,由于b类股转为a类股的机制,google拥有的表决权还是低于李彦宏及百度高管——换句话说,google无法用收购来有效控制百度。
李彦宏在“牛卡计划”上略施小计,再次给施密特迎头一击。这也许将成为mba教材的收购与反收购的经典案例。回过头来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家前景如此光明的公司首次募股计划如此保守。此前,市场普遍估计,百度将实施二至三亿美元的ipo计划。但七月中旬发布的此次募集资金约为7500万美元,两者相差甚远。
接下来的就是后话了。据说google对百度仍未死心,施密特的老板——google最大的两位个人股东布林(sergey brin)和佩吉(larry page),对百度依然“痴心不改”。据内部人士称,google依然通过各种方法来找李彦宏,表达“合作”的意愿。李开复在2005北京之行中仍向李彦宏和百度抛出了橄榄枝:“我们愿意跟所有的公司合作,包括竞争对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