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如此专注: 百度成功内幕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投资技术是硬道理(2)
    未来: 关键的“施密特因素”

    互联网十年,资本市场和股价问题始终高深莫测。百度股价已从曾经的最高点150多美元,跌倒了现在的不到80美元。百度高股价的原因,是由于投资者的期望太高。关于百度的未来,能否达到这种期望,只能看今后的业绩了——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

    李彦宏也表示,上市之前,投资银行高盛认为股价可能会突破30美元,后来接近交易,消息看好,也就预测可能会达到40美元。也就是说,最初李彦宏们的乐观估计股价是30~40美元,这与业界很多资深人士的预测差不多。一天之内突破100多的确超越了任何人的期望。

    今后一段时间,股价还会调整,当然除非google股价出现大波动,百度也不至于出现大涨大跌的情况。第二季度财报马上出炉,应该会是不错。但是,要对得起100多美元的价格,只能期望百度高超速的增长,这个增长率显然是远远高于百度原先计划的。因此,百度能否维持住高股价,很大程度在于李彦宏能否寻求战略突破,实现业绩超高速增长的途径。“专注”是百度成功的关键,也是李彦宏自己最自豪的优点。但是,“专注”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背景下,是需要不同内涵的。

    “专注”于核心业务,这是永远要坚持的。但是,百度的未来已经远非延续过去的“专注”精神所能回答的。李彦宏技术工程师出身,在专注方面的确有先天优势,这一点与google的两位创始人有得一拼。但是,google神话的成功除了取决于两位创始人的执着和专注之外,资深的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更是一个关键因素。这也是现在百度最缺的因素了。

    1955年出生的施密特是硅谷最资深的it老狐狸之一,集互联网战略家、企业家和技术专家于一身,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先后担任过sun、novell和google三大公司的ceo,是他成功地将google这家以技术主导的创业公司转变为市场力量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2001年3月,他正式加盟google,既是得到了一份梦幻般的工作,也是一只脚踏入了质疑和寒冷的海水之中。从此,他与google不再可分了,他的成功也势不可挡,一个“施密特时代”开启了。

    施密特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与google的创始人见面时的情景:“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看法,都与我不尽相同。让人搞不清他们的看法,究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远见,还是单方面的单纯天真。”当然两人都有着咄咄逼人的精明,但佩奇“力图改变世界”的傲慢言论和布林的对竞争对手不屑一顾的轻视可能造成策略上的盲区,使“google战舰”暴露在包括某些尚未进入“google雷达屏幕”的新生力量的火力之下。大概也只有施密特这样技术和管理兼备的人,才可能让两位非凡的创始人心服口服。施密特一针见血地指出,google目前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而是如何管理企业的成长。“服务器过载,资源不足,客户要求更加苛刻,google的问题是个管理的问题。”他说。

    当然,麻烦显然还不止是管理,如何平衡商业利益,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据透露,google每周都可以收到一万封商业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问的都是同样一个问题: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公司在google的搜索引擎的排名上升,付钱买一个高排名可不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