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在这种情绪中很固执地等待并且坚持着。好在没多久,就有了突破口,终于有了第一个面试,也是我投的所有简历中的第一个反馈——deutsche bank(德意志银行),就是这家可爱的公司。前面被拒的几家甚至连拒信都没有。当时那种兴奋,想起来觉得自己还是很可爱的。第一家面试就是德意志,起点高,代价更大,因为之前的intern面试从来没有很正式过,而且都没有什么竞争,所以面试方面的经验值简直为零。这个学费够高昂的。所以,各位师弟师妹,想办法多多锻炼自己的面试技巧吧,即便是模拟面试,也比毫无准备来得好。
deutsche bank我面试的是商业银行方面的,在那里叫做global banking,之所以被相中面试,看来是简历中我在hsbc的经历起作用了。当时见的是一个vice president,除了简历以外,问了问我对商行的看法,问如果投行部门和商行都给offer会怎么选择之类。当时真是紧张得一塌糊涂,虽然面试官看起来非常的nice,还是结结巴巴的。最后当然被拒了。但好在让我也见识了一下大场面,见识了一下牛人们。另外,db还是很人性化的,尤其是那个hr阿姨,真是非常负责而且周到。所以,在所有的投行里面,我对db的印象是非常不错的。
开了张以后,接踵而至的就多了,在我投的全部投行里面,除了中金,至少都给了我一次面试机会。像morgan stanley,之前各部门的analyst面试我一个都没有,却直接给了我institutional equity division面试associate的机会,而且第一次见的就是他们的上海首代。虽然最后还是被拒了,但我和那位面试官到现在还保持着良好的联系,这也算是个收获吧。这也充分证明了投行其实有时候的行为也是很难捉摸的,很随机的,别看得那么神圣。而goldman我ficc进入了第二轮,被拒,之后由于机缘巧合,我又去面了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而且进入了final,又一次被拒,都让我有对不起那位两次让我过关的hr姐姐的感觉。
当然,我也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技术性的东西大家又可以从老t的文章里得到全部信息,我就简单谈一些个人体会就好了。
第一,准备准备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是我党我军的战略,绝对适合于求职。你做好准备了却没机会,那没有办法,但是当机会来了你束手无策,就不能怪别人了。我面试db,以及后来半夜12点被ubs突袭面试(当时太激动,忘了说要改时间),都是典型的没有做好准备而导致惨败的例子。再俗一把: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