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华尔街是什么街?
真实的生活并不完全是故事。所以,我的这篇求职之旅的(一)、(二)、(三)如果是我的一些故事的话,那么,到此为止主要故事已经收场了。在下面,我会竭力揭示出一些故事背后的东西。这正是本文最初的基调定位所在: 感性+理性。只有激情还不够,还需要冷静地思考。
文章最初提到,我是从土人开始的,最初也是懵懂无知的,甚至到今天拿到华尔街投资银行的offer,依然还是很大程度上的土人一个。而华尔街到底是什么街呢?投资银行又是什么行呢?
在《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一书中,作者开篇即这样说道:
俗话说: “华尔街的一端是阴阳河,另一端是坟墓。”
这句话很精辟却并不完善,它遗漏了位于两者之间的幼儿园。
这些年来,华尔街始终处于风顶浪尖的舆论中心,千夫所指,褒贬不一。本文不追究具体的道德意义,不过想友情地提示一下看官朋友: 真的想走进这条街吗?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甚至说,适合者只是少数。再甚至说,少数中的少数。
如果你对于这些一无所知的话,那么,可以看一些经典的书籍,比如:
迈克尔•刘易斯,《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中文版,海南出版社。(光华人网站上有电子版的,包括英文版的。)
罗恩•彻诺,《摩根财团——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上面那两本书基本上是从纪实或者畅销书的定位出发来提供看待华尔街投资银行的角度的。如果就学术而言,国内最近也有些关于投资银行的书面世,比如:
何小锋、黄嵩,《投资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谢剑平,《现代投资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外关于投资银行的书也很多,我曾从北大光华的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借出书并影印过如下几本:
charles r. geisst, investment banking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prentice hall.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