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大家: 直面经济人生 探访财富本源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2节 企业家精神 柳传志专访(2)
    对柳传志的采访正值第三届企业家年会的会议期间,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变革时代的领导力”,与会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一些企业家认为,这种讨论证明中国的企业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因为前几年企业家们都埋头苦干,一门心思挣钱,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而现在却用好几天的时间聚在一起讨论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区分,以及如何确立和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在我们准备本期节目采访时,柳传志的下属告诉我们,柳传志更愿意在企业家的角色和素质方面多谈一些,因为这是他最近一段时间思考较多、较为成熟的一个问题。而作为联想的开创者,大家公认的优秀企业家,柳传志在接班人的选择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及时退出一线成为职业生涯中得意的一笔。

    李南:您能够把一个企业从小开始一路带大,并把它带到目前中国旗舰型企业的位置,自己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又非常受人尊重。我们也非常关心联想在目前阶段的问题,比如说它在核心技术方面以后会怎么走,是希望走品牌路,还是走技术路,或是在发展过程中给自己赋予什么样的历史责任感,这一点您是怎么考虑的?

    柳传志:你现在问我的问题我有两种回答方式:如果要是联想控股就是讲大联想;你刚才说联想作用这么大,又是行业的排头兵指的就是小联想——现在的联想集团。所以我就顺着小联想的路子来讲,就是把杨元庆和郭为统和到一块讲。第一,联想要做一个高技术的企业,要做一个国际化的企业,要做一个服务的企业。实际上这两年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一定要做长,要形成一个百年老店。第二,我想联想一定要有相当的规模,这种规模本身能为中国人带来影响,为企业本身带来影响。第三,走it路。

    对大联想来说就不仅是这个,大联想实际上是把在创办联想、神州数码时的管理经验教训总结出来,使之能够进入到其他领域。还有就是如何培养更好的企业领导人,能够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企业,能够进入到世界级企业里面。

    一个就是要监督指导,一个就是要让它高效,这实际上又是悖论,你监督得多,你就要经常听汇报,对每个环节都要亲自掌握的话就要影响效率。李南:我也知道联想是被国家经贸委选中的冲击世界500强的6家企业之一,那么联想最终冲到世界500强的时候,它的总体形象是什么样子?是一个高技术企业,还是一个大的控股集团呢?

    柳传志:当时经贸委选中联想的时候,联想还没有分拆,现在杨元庆这部分,是联想集团。

    李南:现在我们提联想的时候,您首先想到的是杨元庆这部分,而不是大的联想。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联想还是您的联想。

    柳传志:实际不是。我现在逐渐把主要的精力慢慢地放在联想控股里面,因为杨元庆在联想集团是一个非常称职的ceo,作为董事会的副主席,他实际上已经在全面主持联想集团的工作。在董事会里面我是主席,这个董事会跟ceo是什么关系呢?这里边实际上也是一个双重的关系,一个就是要监督指导,一个就是要让它高效,这实际上又是悖论,你监督得多,你就要经常听汇报,对每个环节都要亲自掌握的话就要影响效率。我在跟杨元庆常年的配合中,实际上监督的力度小于对高效的要求,我尽量还是让他高效率地工作,所以我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式,这套工作方式使我花的精力不如在联想控股里面多。因为在联想控股里,我在领着一群很能干的年轻人研究有关投资领域的问题,那是我更注意的事情。

    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有一些竞争和碰撞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李南:3年前您说过联想跟神州数码在业务上是不会有交叉和竞争的。现在3年已经过去了,我们不仅看到了交叉,而且它们之间似乎还有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地方,那么当时您有没有想过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柳传志:应该讲是想过的,因为3年前我们跟媒体特别是香港媒体交代为什么要分拆的时候,主要是从业务角度讲的,因为从人的角度考虑分拆是完全讲不通的。当时我们的投资人他们接受不了,外国人从来不能这么去理解问题,所以当时我们分拆的时候征求过国外投资人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从人的角度去分拆,他们没法考虑,所以我们就从业务的角度讲。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对外讲过,实际上我们是因人分拆,着重是从人的能力考虑进行分拆的。在分拆的时候,为了符合香港股市分拆的要求,说分开的两者没有任何碰撞,实际上局部的碰撞应该讲是免不了的。但是我觉得一些良性的碰撞没这么坏处,我绝不相信会越弄越激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