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的海军陆战队: 最近新类型管理书中最出色的一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胜利啤酒
    胜利酿酒公司只是一家很小的酿酒厂,但却不失为一个很有趣的对比案例:其推出的口感强烈,比较叛逆的“劲辣牌”印度淡啤酒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而另一种口感更为温和,更为主流的多泡沫淡啤酒leager却没法像其兄弟产品一样轰动市场。

    像其他任何小的啤酒厂商一样,胜利酿酒公司全年的产量甚至都不及百威啤酒(bud unit)一般接近70,然而,“劲辣牌”啤酒的苦味指标却超过了350,而售价却比美国流行的啤酒(比如说百威啤酒)高了快两倍了。结果,消费者开始“两极分化”,要么喜爱它,要么讨厌它。那些喜欢“劲辣牌”啤酒的人们购买它,称颂它,推荐它,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效果,若是要想通过做广告来达到的话,那费用可是公司担当不起的。结果,在一个固定的、愿意付出高价的消费群体里,“劲辣牌”啤酒俨然成为了一种消费时尚。

    lager啤酒

    在卡威拉斯基和巴契特在推出“劲辣牌”啤酒的同时,胜利酿酒公司还有一种新品——lager啤酒也面世了,只是其与前者形成了鲜明而有趣的对比。lager在研发之初,就被定位为一种口感温和、淡色的、用料力求高档的啤酒。同时,lager啤酒有着其他的美国传统高档啤酒(比如说 bud和miller)相同的特性,因此, 卡威拉斯基和巴契特对它寄予厚望,期待其能迅速取得相当的成功。然而,和它的兄弟产品“劲辣牌”啤酒大相径庭的是,没有人讨厌lager啤酒,但同时也没有人喜欢它,这对胜利酿酒公司来说倒是个难题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