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家一万人的高科技公司”
吴鹰的志向并不是在美国由低级打工而逐渐变成高级打工,最后衣锦还乡。还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时,一天,吴鹰的美国老板突然问吴鹰将来准备干什么。“想拥有一家一万人的高科技公司。”吴鹰脱口而出,老板笑了笑说:“你自己的前途很重要,你要把现在做的事同以后的发展结合起来。”这句话对吴鹰影响很大,他暗暗记在心里,并指导自己后来的每一步行动。现在,在他领导的ut斯达康(中国)公司里,他也常常用这句话来引导自己的员工。
1991年,时机终于降临到这个有心人。一天,同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中国留学生薛村禾先生,通过朋友找到了吴鹰,他在电话里问吴鹰:“有没有兴趣办公司?”吴鹰一口答应:“有。”第二天,两人在吴鹰家见了面,当场就决定合作办公司。两人各自投入2000美元,成立了斯达康技术顾问公司(starcom)。这是一家咨询公司,为人才供需双方搭起一座桥梁。公司成立后,生意很顺利,他们从银行贷款,增加了投资。公司运作一年以后,一切步入良性循环,他们的咨询业务也扩大到除人才以外,电讯、股票、期货、贸易等10多个领域。这时,吴鹰已不满足于只扮演“中介”的角色,他在世界化的信息产业潮流中,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位置。
吴鹰与薛村禾在新泽西州创办了斯达康技术顾问公司后,第二年就回到国内创业。1992年,吴鹰重新走在了阔别多年的北京街道,很多地方都变得不认识了,但感觉变化最大的还是人的观念,“大家都想赚钱了”。作为通信专业的留学生,他发现国内通信市场潜力巨大。虽然当时国家通信设施落后,产业环境不成熟,但这个差距就是创业的机会,而且通信对中国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国拥有世界得天独厚的巨大市场发展空间。90年代初中国个人电话普及率(按人统计)只有1.7%,美国是769毛。假设中国发展到50%的普及率,就是一个6亿人的市场,是美国的4倍。“这样大的市场,我学的东西不仅可以得到发挥,还知道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
这一年,他在北京注册了斯达康网络系统公司,并开始向国内电信部门提供光纤交换设备、接入网和其他电信设备,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的外企。吴鹰的创业理念是“四个带回”,即:带回人才、带回管理、带回技术、带回资金。ut斯达康成立后,面临快速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如果完全依靠自己滚雪球般地积累,就会错过最佳市场机会。日本软银公司softbank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以投资人敏锐的眼光看到了ut斯达康公司的成长性,于1995年为ut斯达康注资3000万美元,以后又陆续投资。公司上市之前,英特尔、日本松下、三菱等公司也陆续投资。
1995年8月,由ut斯达康公司推出的第一台spdh光传输设备在中国诞生;1996年7月,ut斯达康公司推出中国第一个具有全程时,透明传输的综合接入网设备,即an-2000综合接入网设备,首次实现用于多种不同交换机的对接。目前,an-2000产品在全国多个省份广泛使用;1997年"小灵通"pas元线接入系统问世,是ut斯达康公司创造的又一个第一。ut斯达康在中国无线市话市场中占有60%左右的份额;1997,ut斯达康正式启动“mswitch软交换系统研发”(wacos计划)这是国内外通信界第一个关于"ip多业务交换系统"的研发计划。现在,其中一些技术已经应用于"小灵通"无线市话系统。ut斯达康在中国通信界创造了四个“第一”。
吴鹰开创的ut斯达康是目前海归创业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