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就会变成永无止境的黑夜,而学生就好比狱中的囚犯,终日饱受折磨。所以,要想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培养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以后,就会愿意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只能事倍功半。
自觉愉快地学习
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有上进心,尤其是孩子,他们的本性都是向上的,都希望把学习搞好,然而,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事实是这样吗?
初中生王峰是一个让老师和父母头疼的孩子,因为他有一个毛病:上课时爱睡觉,平时一学习就感觉累。父母总是抱怨儿子没出息,不争气,平日里没少批评甚至打骂他,可王峰依旧我行我素,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他的爸爸曾经采取过“督学”的办法,在儿子学习时搬一把椅子坐在他旁边,可效果不好,还弄得父子关系紧张。
但是王峰并不是一无是处,他非常爱好体育和美术,各项运动成绩在全校都是出了名的好,他画的画还在区里展览过。有一次王峰感冒了,拉肚子,却一定要坚持上学,因为那天有体育课。为此,王峰的父母不禁连连叹息,儿子如果能把踢球、画画儿的精神头儿转移到文化课学习上该有多好!
事实上,像王峰这样的学生并不少见,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而且都在这一方面有了一些成果,但就是不爱学习,一拿书本就没精打采,仿佛是中了什么邪。
对于同样的学习,为什么有的同学能乐此不疲、全神贯注,有的则感到令人讨厌、苦不堪言、心不在焉呢?就是由于有强弱不同的学习兴趣造成的。当一个人被迫做一件不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还没做呢,就开始累了。接下来去做,就更累了。而且一边做心里还有怨气。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的活动有兴趣,那么,他的积极性就高,就可以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活动没有兴趣,那么,他的积极性就低,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左右。对于学习当然同样如此。这样一想,你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学习就愁眉苦脸的原因了,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准确地说,是你没有找到学习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已经是一条公理了。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就一定会多学多看,精力也更投入,遇到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明白,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获得快乐。有不少孩子厌学,学习成绩不好,就是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事实上,甚至许多成绩不错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之所以取得了好的成绩,更多的因为有外在的压力,或者意志力比较坚强。这样得来的好成绩,是谈不上快乐的。如果孩子因为求知而被剥夺了快乐,在苦学的状态下学习,缺乏认知的需要,那么,他们便会产生厌学情绪。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