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模仿: 你确实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王中才能生王(1)(2/2)
    牛根生的迅速崛起,是具有一定传奇色彩的。当然,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牛根生成功经历里给我们带来的某些启示。从企业内部产生未来的最大对手,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挫败。不知道现在伊利领导层们心里是什么滋味儿,但是,蒙牛如今的影响力在企业界如日中天却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牛根生或者说蒙牛这个“王”从伊利里萌芽,并且独立成长,直至今天的“同城争霸”,其实是伊利自己逼出来的。

    在伊利公司从业期间,牛根生主管着伊利公司的生产与销售。当年,伊利营业额80%以上是来自于牛副总主管的各个事业部。那时候,牛根生在伊利里甚至在整个行业里,威望都如日中天,在公司外部,甚至在一些行业会议上,很多人邀请的是牛根生而不是伊利当时的“一把手”郑俊怀;在公司内部,由于牛根生为人厚道,且率性慷慨,因此有一大群追随者。这些现象,郑总自然看在眼里。套用古代小说或传统思想的说法,牛根生已经“功高震主”了。

    也许,郑俊怀感觉到自己的地位遭到了威胁,因此便开始对牛根生进行防范和限制。其控制的程度是,身为副总裁的牛根生,想报销500元时都会受到牵制。当牛根生慢慢明白自己如果继续在伊利工作下去只会是“死路”一条时,他只好选择了离开。

    离开后,牛根生集合了一群被伊利公司免职的人,跟他们说:“既然我们被赶尽杀绝了,那么,就让我们另造一个伊利吧。”他的建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拥护,于是,蒙牛诞生了。

    几年之后,蒙牛已经成长为伊利的主要竞争对手。如今,蒙牛已大有领袖奶业群伦之势。

    为什么会是蒙牛?蒙牛为什么会这么“牛”?

    蒙牛现在这么“牛”,必然会有很多偶然和必然的因素。而且也有很多人已经分析过和正在分析着。我们想在这里仅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蒙牛。我认为,蒙牛的产生有两个必然原因。其一,蒙牛是牛根生被“逼上梁山”的结果;其二,蒙牛是从模仿伊利的运作模式开始的。

    对于第一条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试想:如果没有当初被伊利的“赶尽杀绝”,又何来今天的蒙牛呢?如果当初牛根生哪怕在伊利里还有一块立足之地,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出走的。当然,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而且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感觉用另一个词更能形容我的心情,那就是——“幸好”。

    对于这一个原因,相似的很快就能加上“两万之争”的事件。在热水器行业上,曾经上演过非常有名的“两万之争”,其实深究原因,也是拜万家乐所赐。“万和”的创始人卢楚其,当年在万家乐鼎盛时期,是万家乐的配件供应商,并为其搞技术研发。后来,卢楚其发明了一种新的打火技术,巿场前景非常广阔,于是便极力推荐给万家乐,要求万家乐启用新技术。哪知道万家乐当时的产品根本不担心卖不出去,所以哪里会有兴趣去理他呢?当卢楚其用满腔热情去游说万家乐,却遭到一次次的无情拒绝时,他对万家乐彻底绝望了,于是决心另起炉灶,成立“万和”。几年后,凭借万家乐抛弃的技术起家的“万和”,取代了万家乐的霸主地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