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模仿: 你确实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微软的模仿生涯(2)
    “先模仿,再打压”的市场策略

    微软有史以来的发展策略和企业文化,是从来不会去主动创新,也缺乏主动创新的传统。但是,微软模仿、吸收和“污染”他人原创技术的能力却就如火纯青。

    事实上,纵观微软的发展史,微软更擅长的是模仿和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例如,盖茨赖以扬名立万并最终发家致富的basic语言,是上世纪60年代达特默斯学院的两位教授创造的。而微软起飞的翅膀dos,则是向西雅图计算机公司购买的。

    以微软的office产品为例:纵观过去30年间office产品的发展,虽然微软在office 6.0之后连续推出office 7.0、office 97、office2000乃至最新的office xp,但实际上在电子表格及图表制作之后,激动人心的变化几乎没有。而微软一再想对office的数据集成进行修改,并且也对一些小问题做了些修修补补,但并没有完全解决office中最关键的集成问题,直到其近期提出了研发中的office 12。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软件业从诞生起,就具有开放的传统。但是,微软改变了这个传统,并为软件业的发展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可以说,今天软件业的许多游戏规则都是微软自己制定的,微软也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成功者必然有其成功的理由与秘诀所在。微软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企业,肯定也有其与众不同的成功策略。事实上,总结微软的成长之路,我们很容易就能够总结出微软的一条鲜明的市场策略,这也是它一贯采用的手法,这个策略可以用六个字总结——“先模仿,再打压”!

    且让我们看看微软是如何先模仿别人,再打压竞争对手的。我们不妨借微软与网景公司的网络浏览器之争,来证明一下。

    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景的netscape浏览器曾经一度主导网络浏览器市场,尽管那时候它还是一个学生的业余作品。但由于后来微软大打免费牌,借助网景的创意开发出ie浏览器并在o、park等则无一显著成功。

    青出于蓝的fud战略高手

    面对全球linux势不可挡的势头,尤其是各国政府青睐linux形成浪潮之极,微软终于开始放下蔑视的身架,停止以往简单鲁莽的谩骂策略。为了保住自己老大的位置,微软不得不采用fud战略,对linux进行狙击。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在狙击linux方面,微软创造了fud的最经典案例。透过fud,微软狙击linux的手段也大白于天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