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模仿: 你确实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序言:事半功倍的超级模仿(1)
    话说当年当日,大唐“诗仙”李白登上黄鹤楼,眼球转瞬即被同朝诗人崔颢留在楼上的诗句所“勾去”。该诗名曰《登黄鹤楼》,如今已是千古传诵、尽人皆知的名诗。诗句内容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先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仙成的天才杰作,每每都令登临黄鹤楼之后来者赞不绝口,佩服不已。当然,大诗人李白也没有例外。

    李诗仙吟咏着《登黄鹤楼》一路下来,越发佩服崔颢之才情,不由得感叹:“眼前有这么美好的景色却不能赞美,因为崔颢已经先题诗了啊!”口中虽然叹唱,心中毕竟不服,李白先生还是很想找一个机会,写出一首诗来与崔颢较较劲儿。

    果然,后来李白在游金陵凤凰台时,灵感迸发,写下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单吟此诗,无论是才情,还是气势,恐怕都未输与《登黄鹤楼》。此后,“凤凰”与“黄鹤”在诗坛上两“鸟”“比翼齐飞”,嘤嘤相鸣,留为千古佳话。

    此时,细心的读者想必早就看出来了,李白的诗虽好虽妙,却有着似曾相识的眼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