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力: 寻求解决企业成长问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章 增强营收生产力(4)(2/2)

    提到营收生产力,既可以是战略转移这样重大的问题,也可以是非常简单的小事,例如饭店接待员贴心提醒房客,饭店提供的干洗服务只需两小时就能完成。营收生产力也许简单到只是要求维修人员到客户家里修理时,顺便查看其他设备是否也需要服务,或应予更新(同时确定他将相关资讯通知正确的部门)。

    营收生产力对每一企业都很必要,而对低利润、高投资成本的产业,如汽车业,更是不可或缺。如果像通用汽车这类的公司仅专注于成本的削减而忽略提升营收,就不能创造足够的赢利,而使更新生产线所需的资金不足。

    20世纪80年代,通用电气在韦尔奇的领导下,实施了三大战略举措,这其中既有轰轰烈烈的战略变革——如“第一/二法则”,也有小到改善售后服务的计划——如“上门维修一台出故障的洗衣机”。而正是这一“大”一“小”极大地提高了通用的营收生产力,使通用获得了稳定、持续的成长。

    韦尔奇时代,通用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

    自杰克·韦尔奇走马上任通用电气公司第8任董事长兼执行总裁以后,通用电气成了世界上营收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从1981年至2000年,韦尔奇领导下的通用电气给股东的年均回报率高达24%。

    1. 战略举措

    (1)“第一/二位”法则

    20世纪80年代,作为美国最大的电气公司,通用电气在全球拥有员工近40万人,业务范围遍及144个国家和地区。在大多数旁观者的眼中,通用电气是一个并不需要做重大改变或转型举措的公司。而对这家百年巨人的最高领导人而言,他们仿佛就躺在泰坦尼克号最舒适的帆布躺椅上,风险最小的决定似乎是“最好不去摇撼这条船,小修小补则未尝不可”。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化,产品种类的多样化,通用电气公司在经营管理上所面临着的几个关键问题日益突显:第一,在公司销售额幅度增大的同时,每股红利并没有保持同步的增长,甚至公司的投资报酬率也呈下降趋势。第二,在事业部数目猛增的情况下,事业部之间的资源配置冲突不断,此时,公司是需要一个分权式的组织机构以保持自制上的灵活性,还是建立一个集权式的组织机构以加强对整个公司的控制?第三,如何对付来自经济环境波动、技术革新和国际化等方面的新挑战?

    韦尔奇常常意识到了上述矛盾与日俱增的事实,他更清醒地认识到,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由几百家经营性质不同、发展方向各异的企业构成的通用电气拥有了太多松散杂乱的业务,而这些业务是难以成功的。要想在变化如此迅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通用电气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观念,一种新的策略。

    通过对公司所有业务的长处和短处进行了仔细且深入的研究,韦尔奇提出了著名的“第一/二位”法则。他预言说,美国企业界在80年代的主要敌人是通货膨胀,它将导致全球性的增长迟滞。这将意味着,在竞争行列里位置居中的产品销售商和服务商将没有存在的余地,必须发现并参与真正能产生增长的工业门类,并在每一种所参与的行业里争做第一名或第二名,才能在这种增长缓慢的环境中获胜。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需要克服一种传统,那就是将通用电气的企业看作孩子,即使它们经营失败,母公司也不能将它们抛开不管。韦尔奇要改变这种规矩。通用电气大家庭内部的新标准将是工作成效。一个“儿子”如果经营失败,没有达到第一名或第二名,公司就会抛弃它。这样做的结果将导致公司成千上万的雇员失业,但韦尔奇认定,这个大规模的手术对公司是有益处的——公司的重组与改革也由此拉开序幕——除了重组、关闭和出售那些在全球市场上没能占据第一或第二位置的经营单位之外,通用电气还抽调100亿美元并耗资190亿美元用于收购其他公司以巩固其已具世界水平的公司。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