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手机产业三剑客——一组低端包围的故事
做大宗产品
2000年以前中国手机市场一直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占据了98%的国内市场。2000年开始,国产品牌开始发起冲击。2003年,国产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一半,结束了外国品牌的超级暴利时代。
我们说国产手机的低端包围,事实上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技术上的低端,二是价格上的低端。尽管这样,国产手机仍然有可能通过一些突破点,迅速建立优势,并对外国品牌形成威胁。
国产手机最厉害的一招就是把手机迅速变成“大宗产品”。根本点就象波导提出的口号:“满足消费者的第一需求——通话功能”。用最快的速度占领大众市场,因为大众市场的第一,也是“第一”。只有牢固确立了这一定位,才有可能带领消费者往高端走。
国产手机销售渠道的共同特点是,都下沉到了二三级城市。不这样,就做不了大宗产品。
波导的故事
1992年波导诞生之时,只有几个人,租的是浙江省奉化郊区农民的几间住房,缺少资金。今天,波导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移动电话制造企业,已连续五年夺得国产移动电话销量第一的桂冠。
13年来波导抓住了两次发展机遇,做好了两个产品。
1992年到1998年,波导抓住了国内中文传呼机刚刚起步的市场机遇,做好了传呼机这一产品。1992年10月,几个刚出校门不久的研究生,带着研制生产中文传呼机的技术,到处寻找投资。浙江奉化市决定投资510万元,并同意创业团队的技术入股为49%。当时,波导公司是一个内部股份制的乡镇企业,1998年波导的传呼机销量超过一百万台,利润4600多万元。
1998年至今,波导公司抓住了国内移动电话市场迅猛增长的市场机遇,做好了移动电话这一产品。1998年,传呼机产品的市场逐步萎缩,大有被移动电话所取代的趋势。波导认识到,要巩固波导已取得的创业成果,加快波导的发展,必须尽快上市融资,上马移动电话项目。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