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无限精彩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百一四章:中国的巨无霸(2/2)
    后面还有一半,陈观鱼并不想丢下不管,虽说认定了熊真,但总体地策划还是要看的。甩手掌柜也是在了解公司地事务之后,这才甩手给他人。若是新成立的一个公司,自己对其一点都不知晓,真交给一个外人,怕是谁也放心不下。

    “国内电子商务刚刚崛起,此时阿里巴巴独占鳌头,以现在地情势来看,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大力发展,未来地电子商务业务一定会普及到个人用户当中……”

    这是熊真对国内电子商务的一些分析,得出的答案,就是全力收购。只是阿里巴巴股份结构有些复杂,虽说马云占了大多股份,但一些风投公司也占了不少。比如日本的软银,他就在其中。

    软银,又是软银。若是有心人,一定知道,早期国内互联网企业当中,都有着他的身影。陈观鱼有些郁闷,但却无法改变现实。谁叫他重生晚了呢,人家在陈观鱼没有重生之前,就已然下手了。

    虽然如此,但熊真仍是做了一份比较详细的收购策略。如果这个策略实施得当的话,不但能够赶走已然投资的软银,高盛等一些投资公司,而且还能够以很小的代价将马云的阿里巴巴,纳入华夏集团的版图之中。

    对于这个收购策略,陈观鱼并不加以点评。收不收购马云的阿里巴巴,陈观鱼倒无所谓。市场很大,华夏集团没必要什么都吃。但熊真既然提出,陈观鱼一想也好,先拿阿里巴巴试下手。一来检测下熊真的实战能力。毕竟这个策划,还只停留于纸上。二来也为华夏风投公司打响下名气,以后投资其它业务,也能如鱼得水。

    三日过后,华夏风投正式成立。公司的总经理,正是业内小有名气的熊真。消息一惊公布,国内为之哗然。

    若是别的风投公司,大家听后也就过去了。但他的头上,却是披着华夏二字。此时的华夏,可是国内一超级潜力公司。无论旗下哪个公司,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详。就连最差的小鱼工作室,也是名声在外。

    而这次华夏成立的风投公司,注册资本就已达50亿元人民币。这在华夏集团各个分公司当中,是为最高的一个。

    所有人都认为,华夏集团肯定又有大的动作。这个动作。有可能比操作系统计划还来得庞大一些。谁都知道,50亿注册资本,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从华夏集团前期的一些分公司来看,除了华夏信息和华夏软件,余下地投资规模都比较小。但投资小,并不代表他就起不来。事实证明,华夏集团的这些投资比较小的公司所产生的利润,却是别的企业拍马也赶上的。

    而现在华夏集团拿出50亿人民币做为注册资本。如此高的起点,以华夏集团成立至今的运作模式来看。华夏风投,肯定是一笔世界级地投资。

    万众瞩目,所有的人目光,再一次地聚焦到华夏集团。

    “该死的华夏。本来期待着你上市的,现在看来,希望越来越小了。”

    股名们最近尝到了一点甜头,近期股市并不怎样,但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股票,他们并没有随大盘地调整而调整,反而逆市狂拉,不断创出新高。每每关键时刻。都上演着万军败退我独往之气势。

    究其大涨的原因,却是因为那几个上市公司。最近说说要和华夏合作什么业务。就这么一个小道消息,就已产生出如此的资本效应。试问。哪个股名不想让华夏上市?

    只是,华夏集团会上市么?要弄清这个目的。我们首先要了解,上市的目的是什么?

    一般来说,上市的目的是为融资。而在国内a股上市,说白了就是圈钱。可是,华夏缺钱么?也许在华夏风投未成立之前,有大多数人会认为华夏是缺钱地。毕竟华夏集团扩张地路线太长了,也太快了。分公司一个又一个冒出,而且一个又比一个都强。试问,哪个财团有这么多钱支持华夏集团的扩张?可是,华夏风投地成立,他就已向世人宣布。华夏集团并不缺钱,若缺钱,哪有钱搞什么风险投资?谁都知道,那些风投公司,都是巨有钱的那种。

    风投毕竟是风投,他投资地风险性还是非常高的,若没有钱,哪个公司愿意冒着风险去抢那并不确切地盈利?

    如此,华夏集团并不缺钱,就像“华为”一样,华为同样不缺钱,所以,直到09年,“华为”仍是没有上市。而华夏集团也正是这样,在不缺钱的情况之下,陈观鱼并不想让华夏上市。

    不过,现在不上市,并不代表以后不上市。陈观鱼在等,等着华夏集团成为世界超级跨国企业的那天,等到华夏集团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左右世界经济的那天,在那个时候,陈观鱼就会考虑将其上市。而那时华夏集团上市的目的,已然不是为了融资,而是为了稳定中国经济。

    “强烈坚持华夏风投……干掉软银,干掉高盛,干掉日本亚洲投资,干掉摩根,干掉……”

    网友很热血,一看到华夏成立了风投公司,他们就期盼着能看见华夏集团大杀四方的雄姿。***,如果华夏早成立风投公司,哪容得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撒野。不过现在也不晚,世界上值得投资的东西太多太多,最好把他们这些投资公司也收购掉。

    这是网友的期盼,虽然很多明智的人会骂其愤青,说其是误国。但是,国内就需要这样的愤青。那些明智之人要做的不是骂那些愤青,而是要以身作责去引导他们。比如,怎样才算爱国,用什么方式爱国?如果不这么做,而是一谓的骂那些愤青。这样的理智者,不也是个愤青么?若是国内大片都是理智之人,那么,中国也就失去了特有的骨气。我们的民族之魂,也可能全部荡然无存。

    此时的华夏集团,正是符合大众心目中强者的身份。他的每一个脚步,都已受到世人的观注。而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华夏并没有令人失望。从小小的一个游戏开发商,已然慢慢变成了中国的巨无霸。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