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效率:管理成本
成本更低的企业能够向顾客提供价格更低的产品和服务,因而其竞争力也就更强。以航空业为例,西南航空公司因其能够向顾客提供更低的票价,而在航空市场上占有其一席之地;在汽车行业中,韩国现代汽车的售价要比其竞争对手低得多,因而获得了一定得市场份额;在办公家具领域,宏(hon)公司的报价就要比其同行更低;而从零售业来看,tj马克斯(tj maxx)的时装价格就要更加便宜一些。在所有这些案例中,这些企业的领导者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低价竞争策略。而为了保持他们的低价,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就必须在成本管理上面,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说,在如何在更好地体现自己企业价值的同时,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方面,企业领导者可以有三种不同的选择,即效率管理、流程管理,和目标管理(见图4.2)。
生产率
(单位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
管理成本
计划 流程
(聚焦于资本投入)(流程重组)
图4.2 管理成本
通过提高效率来管理成本
当一家企业的领导者能够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时,企业的效率就是比较高的。企业可以通过这样两条途径,来获得运营效率的提高。其一,领导者可以大力发展这样的一种能力,即企业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不断寻找并运用更好的工作方式。当企业领导者,包括全体员工,以一种更富新意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这意味着企业有能力发现并摈弃不成功的官僚作风)、或能够找到一种与众不同的高效工作方法(这意味着企业有能力消除不必要的工作,或者能以较少的工作量、运用更加合理的技术来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者是,能够更好、更有效地调配资源(如更有效地共享内外部资源等),来完成相应的工作。概括起来说,所有这些方法,其实都是对如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所进行的一种反思。当企业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工作流程,并能够提出合理的成本降低比例的时候,员工是会很乐于在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的。
其次,通过裁员来降低员工成本,同样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且,这种做法的效果可以很快地得到显现。但是,对于那些指望在员工中建立自己诚信形象的企业领导者来说,这种做法还是少做为妙。不过,在必须采用这种做法的时候,任何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坚决采取之,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迅速、大胆、公平,和公正。如何才能在裁员过程中做到这一点呢?一般来说,最好的方法是让员工们自愿离职(如提前退休),或缩短合同期(而不是直接解职),或给不到退休年龄的员工以一定的奖励,以使其短期离岗。不管怎么说,在任何情况下,裁员工作一定会碰到一些人可能不情愿,这时候,就需要用相应的业绩措施来说话。一旦裁员工作完成、所有的工作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后,企业的经营效率一般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提高。这时候,成本意识很强的领导者应该继续寻找适当的途径,并对每个员工的单位投入产出效率(如每位员工的单位效益、单位产量,和单位利润等)进行跟踪分析,以不断保持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通过改善流程来管理成本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