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成吉思汗不但渴求人才,并且善于考察人才。有一次,他行赏群臣时故意没有赏赐大臣博尔术,事后成吉思汗派人到博尔术家附近探听消息,听到博尔术的妻子说了很多不满的话,而博尔术却宽宏大度,严厉批评了妻子的说法,表明为了帝国大业,何必计较个人的这些小得失。成吉思汗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就更信任重用博尔术了。
第二,成吉思汗十分重视法制,颁布了的大札撒,用人赏罚严明。公元1202年秋,成吉思汗在答阑捏木儿格思与察安塔塔儿人对阵交战的时候,阿勒坛等人触犯了军令,他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们严厉的处罚。但仅有惩罚是不够的,在应当奖赏的时候,成吉思汗也毫不吝啬,在他的政治军事实践中,通过奖赏为人们树立了许许多多的榜样。蒙古人有掠夺的习惯,但是攻占金朝国都之后,失吉忽秃忽下令军士不得擅取金朝府库珍贵物品,做了保护,成吉思汗很是高兴,给予他很多的赏赐。
第三,成吉思汗认为君礼臣忠是天经地义的,特别强调手下对他的忠诚。他曾经旗帜鲜明地奖赏了那些始终与主子同患难、共命运的忠义之士,给手下树立榜样;严厉惩罚那些背叛主子、出卖灵魂的不义之人,对于那些状告主子的奴隶,他残酷地将他们全部处死,他认为“奴不忠其主,肯忠他人乎?”他要求人们像狗一样永远忠于主人,任何时候都不能遗弃背叛主人。为此,蒙古攻占乃蛮国后,乃蛮大臣塔塔统阿忠于职守,一直试图把玉玺归还故主,对这种做法,成吉思汗非常赞同,称其为“忠孝之人”。当畏答儿的兄长畏翼离开成吉思汗时,畏答儿无以自明,取矢折而誓曰:“所不终事主者,有如此矢。”成吉思汗看到这种表示之后,非常高兴,给他更名为薛禅,约期放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