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韦尔奇惹的祸(书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真理往往最易被人忘记(2/2)
    细心一想,恍然大悟。对话和图表是原因之一,更主要是因为它的根基早已萌芽在我们的头脑当中。不是吗?书中大部分观点不外乎源自几个我们早已熟读于口的真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优秀企业的经验无可厚非,但上升到“ge崇拜”、“韦尔奇教条”就大有危害。如果ge的经验真是一拷贝就灵的话,为什么诺基亚多年来对专业化“坚定不移”呢?如果生搬硬套韦尔奇的教条,那么中国企业就会失去很多发展机会。譬如说如果非第一第二不做,那么吉利、奇瑞就没必要去生产汽车了。“时势造英雄,但英雄只能在特定文化背景、时代脉络与特定的形势下产生的”(刘永炬)。“在中国还没有趋于稳定成熟阶段的市场,韦尔奇的教条根本不能用,否则就超越了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况且,ge成功的因素还有很多,不是说你看见人家做金融业务就是因为人家投资了该领域,这多元化的背后是四大公司战略(全球化、服务转型、六西格玛和电子商务)的支撑,是强大企业文化的支撑。再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连韦尔奇存在隐患的东西都学到家了,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谁都把“东施效颦”引为笑柄,但为什么诸多中国著名企业在现实中就是要犯这种不分析自身状况就照搬照抄的“低级错误”呢?目前看来,很多中国企业都抱住要“克隆成中国通用”的决心。越来越多企业指向多元化,渗入金融业务,追捧“数一数二”战略,这当中有目前正干得红红火火的海尔,联想,也有走金融之路遭受失败的德隆。

    面对目前中国商场上这种狂热的“韦尔奇风暴”,《都》一书的出现,与其说是一种关于新观点的论述,不如说是一种“警钟”式的提醒,它旨在重新敲响中国企业心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不要教条主义”的那根真理之弦。在漫天遍地对ge和韦尔奇的谟拜声中,难得作者能冷静地提出质疑,引导读者辩证法中的真理来看待问题。

    有些真理常常被挂在嘴边,但流于口中便成了口号,没有经过深刻理解和啄磨,心中就常常忘记了,说得出是因为条件反射。所以,真理又往往最易被人忘记。在这个当头,《都是韦尔奇惹的祸》阐述的,就是一个大家已熟能详的真理,一个让中国企业用脑去思考的真理,而不是用手去模仿的“真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