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123: 用友ERP系列丛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前言:崔晓阳
    erp123这个概念是用友公司首先提出来的。然而,为什么用友会提出这样的一个概念呢?希望读者通过本书能够知道并理解erp123。  本书特别想通过erp123的阐述,能够对将要实施和正在实施erp的企业领导们,对从事erp推广应用的各类人员有所帮助。  纵观中国erp应用的历史,从早期称之为mis的系统,到后来的mrp Ⅱ,再到近年的erp,看起来名称有一些变化,然而其本质上都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当然,在这样一种名称的演变中,尽管从本质上看内容都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但其应用的层次和对整体性的强调则是有着较大区别的。人们通常将mis时代归类于单纯业务子系统开发的范畴,而将mrp Ⅱ归为强调生产计划管理的领域,似乎只有erp才是真正的整体信息化管理系统。其实,不管是mis,还是mrp Ⅱ和erp都是针对企业管理进步的,只不过由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到计算机应用的认识及实践的局限,才有了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偏见。  今天,erp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也几乎成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代名词,它的内涵和外延也随着不同类型企业的应用而有着不同的解释。  本书并不想对erp进行理论上的探讨,erp123的提出也是基于人们将企业信息化管理认同于erp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事实而产生的。  erp123是总结用友公司多年来对成千上万个企业实施erp的实践之后,探索出来的一条实施erp的成功之路,是中国企业走向理性对待erp实施的一种标志,是一种将复杂的erp实施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几个步骤来实现的过程。不敢说erp123就是一种权威的论断,但至少这种提法是对erp实施标准的一种非常有意义的逼近,是对erp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这一准则的一种具体贯彻。  在没有更好的方法被提出和实践时,建议不妨将这种对标准的逼近暂时作为一种标准,因为所有标准的最终确立其实都有这样一个过程,而所有已经被确立的标准也一定会有被修改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书所提出erp123就可以大胆地认为是一个实施erp的标准,并且也可以认为是一个评价企业erp应用程度的标准。  当然,是否最终会被普遍认可,还有待于更多的企业应用实践的检验。而是否能够进行这种检验,首先取决于对erp123的认可。本书的目标就在于争取从事erp实施和研究的人们对erp123的认可,从而为复杂的erp实施找到一个标准的方法,推动我国企业应用erp的进程。  或许这种期望仅仅是一种奢望,但只要能够对erp的应用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就已经不辜负所有对本书的写作给予极大帮助的用友公司领导及我的同事们,而如果erp123真的能够在业界被确立为erp的一种标准,那也是用友公司在业界应该作出的一点贡献。最低的和最高的期望值使得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的,在这样的想法指导下本书才得以完成。  毫无疑问,本书的写作,绝对不是仅仅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作者只是对用友公司多年来的实践进行了一个相对系统的总结。在这当中,用友公司领导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而作者的同事们更是为本书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作。他们给作者提供了许多图片,提供了丰富的应用案例,不管是对章节的安排还是对文字的表达都给予了认真负责的反复斟酌与修改。在此,只能一并表示感谢了,没有他们给予的帮助,是很难完成此书的写作的。  本书定位为一本erp应用类书籍,如果书中有一些erp理论阐述的话,那也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应用问题才涉及的。  本书面向的读者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决策和各级管理人员,erp供应商的销售及实施服务人员。希望能够得到所有读者的批评指正。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