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有了经济能力,能拿出几十万元在村里盖所小学,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自己没有钱无法上学,深受失学之苦,不愿发生在我身上的悲剧重演;同时还希望我们村里的小朋友,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都能够上学;再就是受何鲁老先生的影响,他并不富裕都办学,我有了钱更应该花在修学校上。我到处都看到“教育是百年大计”的话,一个社会能不能发展,首先看教育发不发达,能不能培养出一批批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在家乡修学校,培养人才,远比我拿钱、捐物支援家乡别的方面意义要大得多。
我愿意出钱在家乡建学校,还受到另一位著名人士的启发,他就是有名的爱国华侨领袖福建人陈嘉庚。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我已专门说到这位先驱。
我要特别提到的另一位广安人,是四川的军阀杨森。
杨森出生在我之前整80年,他的家龙台乡同我家相距10余里,所以我从小就知道这位“川北王”的许多事儿。杨森是民国年间的著名将领,关于他的是非功过,自有人去评说,我是觉得这位广安的历史名人,对我产生了一些影响,便在这儿说到他。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