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成为亿万富豪: 感动中国的财富传奇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次外出打工还是个黄毛未褪的小孩(1)(2/2)
    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

    我想要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

    ……

    现在,我已有一个舒适的家。按照我们中国现代的标准,我的家算得上是豪华的,有花园、游泳池和中央空调,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别墅,有世界名牌轿车……报纸、刊物上的文章,也称我是“大老板”、“大富豪”。但是,每当我听到台湾歌星潘美辰的这支歌时,无论我默默地听,还是低声跟着哼,不知不觉地双眼湿润起来,甚至落下泪珠。这支歌总是把我的思绪带回到少年时代的贫困日子,我是多么想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啊!“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因为家庭贫穷,生活困难,逼迫我过早地离开了学校,挑起生活的担子,小小年纪不得不离乡背井,远走他乡。我虽然有家却要离开,有家也不能回!

    1978年我14岁,由于交不起仅仅只要两元钱的学费,被关在了学校门外。其实,我不能继续上学,还因为广安在遭受过1976年的大灾荒之后,没有恢复元气,吃树皮、观音土,成群结队外出逃荒,甚至饿死人的惨景,使人们心存余悸。我们是一个有父母和兄弟姊妹5人的7口之家,父亲肩上的生活担子十分沉重,家里不仅没有大米下锅,就是糠菜杂粮也不够吃,全家受到饥饿的威胁。求生是人的本能,不能坐着挨饿等死!为了找碗饭吃,我只好离开家,跟着姨父到很远的河南去求一条生路。

    那个时候,才开始提改革、开放,而我的家乡是个又封闭又偏僻的农村,还是人民公社时代的思想观念,农村的经济好像是一块铁板,死死的。社员要到外边去做工,可不像现在这样是正大光明的,那时仿佛在做地下工作一样,一点儿不敢声张,是秘密行动,生怕给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试想“文化大革命”中,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连“资本主义尾巴”都要割,何况是外出去做工挣现钱哟!

    姨父是烧砖瓦窑的手艺人,在农村叫“五匠”,他敢偷偷地到外边挣钱,已是不安分的人了。我这样小的年纪也跑出去挣钱,在四乡八里是绝无仅有的,当然,并不是我有什么先见,看到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实在是肚子饿逼出去的,起决定因素的是我胆子大,敢干,不甘心困死在山村。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