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408章 以牙还牙
    (感谢松林波涛、鹰刀★二位的支持,谢谢!)

    天门关,又称鬼门关,为太原三关之一。

    晨雾散尽后,难得的风和日丽。易风跨坐马上,远眺天门关。天门关,旧称乾烛谷,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咽喉之地。太原自古为北方重镇中枢,其地山围三面,河阻一方,地势险固,有若秦蜀。古设雄关三道,以御外患侵扰,正是所谓太原三关,天门关、赤塘关、石岭关三关,其中天门关为太原北第一关。这三关中,天门关的地势也最险要,而石岭关、赤塘关则地处最要。

    天门关因二山回合如门,在县之乾方,故曰天门。天门关北去二十里为陵井驿,再北五十里为婆娑隘,又称凌井口,是为兵家驻防要隘。凌井口一道相连,互为首尾,山势险要,河谷曲深,又称亁烛谷。在谷的东侧崖间,有一条栈道,名为杨广道。原本名为羊肠道,后来杨广为并州总管坐镇太原之时重新修建。

    “晋王为何修此栈道?”易风问马侧的刘文静。

    刘文静却是知道这个,道:“当初修筑此栈道,是为去管涔山汾阳宫避暑之路。这条栈道本古以有之,只是早已毁坏,后来晋王重新修筑,这条栈道之险,堪比蜀中栈道,尤其是前面的天栈和好波坡两处栈道,理是险之又险。本地百姓有一句话来形容此栈道之险,跌死狸狸弯死牛。行人过栈胆忧忧。”

    这时温彦宏温大雅策马上来,他是并州祁县人,是这河东本地人。对于这天门关明显比刘文静要熟悉的多。他主动为易风介绍道:“此处地势险要,且还有一份难得的独特风光呢,人称天门积雪,与其它地方的雪山比起来,这里独具特色,被称为太原八景之一。一峡三十里,高深寒溧。故多积雪。”比起刘文静更关注的是天门关的军要险要特性,温大雅却更关注的是天门关的景观风光。

    天门关建在天门山下。山是千里吕梁山脉在太原境内的一座驼峰。驼峰背后连着一条冰河时期造山运动形成的大峡谷。两山夹一谷,纵深三十里。当地将此峡谷称为凌井沟,峡谷北口则是凌井口。沟外西缘是吕梁山脉千里叠嶂的主体,每逢大雨之时。山洪暴发,大水自天而降,排山倒海般的灌入谷中。谷水催动山石,水石共滚,牛吼雷鸣,十分凶险。每当大水过后,谷底被冲刷的青石嶙嶙,明净如镜,当地人把这谷水称为扫谷水。扫谷水出天门关后过柏板境。东流注入汾水。

    天门关矗立太原北陲,是太原府通往晋西北的咽喉要道,但却无人敢来谷底犯险。

    杨广在峡谷东壁上凿山架木。修建了栈道后,这才天梯石栈相钩连,但道过栈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雪停天晴,大地上一片银装。天空一轮红日。阳光洒向大地,落在雪山峡谷。厚厚的积雪泛出明亮的光。

    站在雪地里阳光下,一股寒溧的朔风自峡谷只来,寒气彻骨,那些阳光下雾化的水气还没来的及流动,便又凝结成了冰凌,裹住了树枝、野草,裹住了山石,整个山坡和峡谷都渐渐变成一个晶莹剔透的冰晶世界,干枯树枝变成了琼枝玉叶,水晶珊瑚。

    易风只看那天空蔚蓝,白云叠絮,山明霁色,好一派美丽的天门积雪。怪不得温大雅则才如此的称赞此地风光,确实是难得的美景。

    这时,从山后飞出一只雄鹰,在山头上空高高盘旋,似乎在好奇的打量着这支突然出现在此的大军。

    这美丽的风光景致里,却又暗含着无比的凶险,真是一念天门,一念鬼门。

    易风观赏了好一会这无限风光,才有些意尤未尽的一挥手:“入关!”

    队伍继续前行,不过易风却没有动,可继续前行入峡谷的队伍中却有他的旗帜。刘文静站在易风旁边,“小心驶得万年船,先让替身过谷入关,不管有没有意万,我们都能万无一失。殿下只需要在此,坐观风云便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