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家心理学咨询中心曾以哈佛大学毕业生为对象作过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现在享受健康而成功生活的毕业生,大体上都是大学时代的乐天派。相反,具有悲观主义态度的人,比乐天派以多于三倍的数字出入于医院,并且患病时间也比乐天派长两倍之多。调查结果是“人生初期的乐观主义情绪直接影响人生后期的健康。”无论是哪个部门,都证明“乐观主义与希望”比“悲观主义与绝望”带来更好的结果。单位生活也一样,新来的员工当中,有的人满怀信心高高兴兴地接受任务,而有的人却对每件事表现得漫不经心、冷冷清清。两者当中谁会成功,是不言而喻的。
最近我国对“希望”这个精神资源有等闲视之的倾向。为了取得改革的成功,必须创造人们怀抱希望高高兴兴工作的宽松的环境。只强调竞争的危机感,动辄追究责任,只能减少成功的可能性。我们的社会要得以发展,必须使人们看到某种希望,比如社会经济有希望发展,政府的民主化有希望健全。随着近来所有经济指标的下降,人们的不安心理也在增长,出现风险企业松弛懈怠的现象,也出现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公职人员的那些行为不能解释为单纯的不法行为,他们是在我们社会破坏“希望”这一精神资源的罪魁祸首。
眼下急需出台一个严格制裁偷税漏税、行贿受贿经济犯罪分子的方案,以便铲除,净化我们的公职人员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希望”这一精神资源。
没有希望的社会不可能发展经济。要发展经济,首先要给经济载体注入希望和自信。在美国以研究百万富翁而著称的乔治大学教授托马斯•思坦利博士写了一本书,名叫《百万富翁精神(the millionaire mind)》。书中分析和证实了美国最大富翁所持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者给5063名最高收入者发了信,收回1001封答复信。教授对他们进行了深层次的采访,并归纳了百万富翁的共同点。如果仔细研究这些共同点,我们会得到很大的启发。他们的共同点是:
百万富翁中几乎找不到名牌大学毕业生或者优秀毕业生;
他们大多数是空手起家的,有61%的人未曾继承任何遗产;
他们都很喜欢定期参加网球、橄榄球和高尔夫球等运动,并通过这些运动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